小儿龋齿与糖有何关系

时间:2025-01-13 16:00:58 育儿 我要投稿

  与糖有一定的关系,是细菌、饮食、牙和唾液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正常情况下,人们口腔内有细菌存在,如乳酸杆菌、变形链杆菌等。牙齿表面凸凹不平,进食后残余的食物和糖滞留在牙齿凹陷、不易清除的部位,口腔内的细菌将糖分子分解,产生为不溶解的粘多糖类.经过细菌发酵产生乳酸甲酸、乙酸,这类物质能腐蚀坚硬的牙釉质。使矿物质溶解。又由于这类酸性物质产生得很少,所以破坏过程很缓慢,它可以使牙变色变质。变色是牙齿由白变黄或深黄,变质就是牙釉组织变软,逐渐崩溃塌陷,最后形成龋洞。近年来研究证实,无论是精制的甜食糖果。还是天然存在于水果及果汁中的糖以及淀粉类食物,都具有致龋性。淀粉类食物在口腔内滞留时间比其他糖类都要长,因此对牙齿的损害更大。

  我国儿童龋齿患病率为60%~90%,因此预防很重要。一是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乳齿萌出后.家长就应帮儿童清洗口腔。3岁后应让儿童学会正确地刷牙.最好使用含氟牙膏。饭后应漱口,睡前刷牙更为重要。二是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饮食中的糖,尤其是睡前不要吃糖和糕点,不要喝饮料等。另外,应积极开展口腔保健工作,定期为儿童进行龋齿的预防和早期治疗。

【小儿龋齿与糖有何关系】相关文章:

藏獒美容有何技巧07-08

客厅植物风水有何讲究09-05

预防小儿厌食家长有招11-19

客厅的方位有何风水讲究呢09-09

精神的亚健康有何缓解方法08-21

儿童消化不良有何症状08-18

化妆品使用有何禁忌09-11

儿童龋齿的预防10-27

小儿咳嗽 不能吃的食物有哪些08-27

小儿佝偻病有什么症状?11-24

  与糖有一定的关系,是细菌、饮食、牙和唾液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正常情况下,人们口腔内有细菌存在,如乳酸杆菌、变形链杆菌等。牙齿表面凸凹不平,进食后残余的食物和糖滞留在牙齿凹陷、不易清除的部位,口腔内的细菌将糖分子分解,产生为不溶解的粘多糖类.经过细菌发酵产生乳酸甲酸、乙酸,这类物质能腐蚀坚硬的牙釉质。使矿物质溶解。又由于这类酸性物质产生得很少,所以破坏过程很缓慢,它可以使牙变色变质。变色是牙齿由白变黄或深黄,变质就是牙釉组织变软,逐渐崩溃塌陷,最后形成龋洞。近年来研究证实,无论是精制的甜食糖果。还是天然存在于水果及果汁中的糖以及淀粉类食物,都具有致龋性。淀粉类食物在口腔内滞留时间比其他糖类都要长,因此对牙齿的损害更大。

  我国儿童龋齿患病率为60%~90%,因此预防很重要。一是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乳齿萌出后.家长就应帮儿童清洗口腔。3岁后应让儿童学会正确地刷牙.最好使用含氟牙膏。饭后应漱口,睡前刷牙更为重要。二是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饮食中的糖,尤其是睡前不要吃糖和糕点,不要喝饮料等。另外,应积极开展口腔保健工作,定期为儿童进行龋齿的预防和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