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随笔

时间:2024-07-30 04:05:45 阅读 我要投稿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教学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教学随笔15篇

教师教学随笔1

  又到了区域活动的时间,今天轮到男孩子在建构区搭建。就在孩子们都搭的很起劲的时候,我发现,这十几个孩子们一边兴致勃勃的拼插积木,一边不停的议论着什么,谈到激烈处,还不是的停下手里的“活”,脸红脖子粗的争论许久。好奇心和责任心促使我走近他们去探个究竟:

  只听鑫鑫抬起头神气地说:“老师最喜欢我了,你们没看见吗?每天排队的`时候,老师总是牵会儿我的手,老师的手好温暖啊”。说完,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态。话音刚落,宣宣就接上了话:“老师最喜欢我,老师时常夸我‘真棒’……这时年年等不及了,抢着说:“你们都别争了,老师最喜欢我,我经常帮老师擦桌子,整理玩具、老师每次都笑着抚摸抚摸我的头,还说我是她的‘小助手’呢。

  听着孩子们的争论,我的心里不禁思绪万千。在幼教这块领土上,我已辛勤耕耘了八个年头,在这八年中,自己亲手培养并送入小学的孩子也已近千了。世间很多事物都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我那颗爱孩子们的心。也许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我们的这份投入并不值得,但我始终割舍不下与孩子们的这份情缘,我愿终生做孩子们最好的朋友老师、妈妈老师。我想告诉孩子们:老师都最喜欢你们,因为你们的快乐成长就是老师最大的心愿。

教师教学随笔2

  童年时我常梦想:在蓝色的大海边、在碧绿的草地上,我领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象花蝴蝶般翩然起舞、象百灵鸟般婉转歌唱。如今,我已实现了我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幼儿教师,我才明白肩上担子的分量,才明白教师之爱的深沉和无价。

  应对生病的孩子,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付出的是情真意切的.慈母之爱;遇到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教师的积极引导和耐心等待传递出严师之爱;应对淘气孩子的物理耍赖,教师不是埋怨和冷眼相对,倾注的是真诚的理解和宽容之爱……这是一副副多么动人的爱之画面。

  教育因爱而生,所以教师把自我的工作视为太阳底下最辉煌的事业;教育因爱而成,所以在教师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

  我将永恒地去坚持这样一个真理: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教学随笔3

  为了让中班的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减少和家人的分离焦虑,利用最短的时间和教师小朋友建立起感情,每一天入园时我总会开展“抱抱新朋友”活动,我总是微笑着蹲下身子,说:“xxx,你是教师的新朋友,来,抱抱新朋友”,没想到,这个活动的效果十分的显著,几天之后,孩子就都能快快雨涵的入园了,并且一入园就纷纷抢着跑过来说:“我要抱抱我的教师新朋友”,欢乐之声充斥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

  接下来我又利用各种活动在小朋友之间开展“抱抱新朋友”活动,让孩子之间尽快的熟悉,充分建立起感情,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都成了的朋友。

  都说孩子是上帝牵着手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在孩子的世界里体验他们的欢乐是幸福的.,我想没有任何一样的东西能代替孩子们天真无暇的笑容的,我的欢乐将与孩子同在。

教师教学随笔4

  夏天来了,天气渐渐炎热起来。不少同学会选择去游泳,但是如果没有在大人的陪伴下,独自或结伴同学去下水游泳。会很容易发生溺水的危险。

  在本周,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要求同学们牢记“六不”:第一,不准私自下河游泳。第二,不准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第三,不准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下的`情况下游泳。第四,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第五,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第六,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宣传教育结束,我们各班的同学们都宣传海报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我们共同承诺,牢记“六不”,珍爱生命。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的未成年人溺水的人数约3万左右。溺水儿童,农村是城市的5倍。看到这些数据,同学们,难道你还不震惊吗,切不可贪一时之凉快,而导致不可挽回的局面!同学们:请珍爱生命,远离溺水,谨记“六不”!

教师教学随笔5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载体,我们更是要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来工作,爱学校、爱学生、爱工作、甚至爱工作中琐碎繁杂的事务,我们要把对事业的执着热忱一届届传承下去。有了对工作的热情,才会在工作中积极主动的想办法,教学效果才有更好。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我认为“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缸水是不够的,必须是活水源头”。我意识到,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那就如逆水行舟,早晚要被社会所淘汰。只有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另外,一套好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我是一个年轻的教师,我每周去听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向他们学习教学方法、吸取新的知识。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自己不断的研究,加强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不能很肯定的告诉别人,我是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因为,刚毕业参加工作,在日常教学中存在很多这样那样大大小小的问题,我只能尽自己所能的来要求自己,以一个优秀的小学教师应该做的,来作为一个标准要求自己,从而使自己更加努力。

教师教学随笔6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初中生对历史课存在着严重的厌学现象。学生认为历史知识用不着听讲,要考高分只要死记硬背即可。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方法根本不可能把历史学好。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不会厌学。

  一、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课生动,课堂气氛活跃,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如讲商朝历史时结合《封神榜》《封神演义》的故事讲,同学听的津津有味,下课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还可带给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自己讲解,培养学生的'演讲潜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对历史人物串联讲解

  如讲韩非时,提到其惨遭陷害的状况,是谁害死韩非的?是他嫉贤妒能的同学李斯;谁害死李斯的?是历史上有名的巨奸赵高;谁杀死了赵高呢?是秦王子婴;谁杀死子婴呢?是霸王项羽;项羽结局如何呢……这样一个引出一个,学生自然听得专注入迷。

  三、比较分析法

  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大多时候,学生听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有所延伸效果就大大不同,例如,将郑和、哥伦布进行比较,无论在航行的时间、规模、次数上,郑和都要超过哥伦布,但为什么哥伦布比郑和的影响更大呢?郑和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朝贡贸易违背了经济规律,给明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哥伦布的远航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当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运用得恰当,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总之,历史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每位历史教师只有把握住新课程的主旋律,向每位学生敞开学史之门,指明知史之路,让每位学生畅所欲言,施展才能。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魅力,不断地向课堂注入“活水”,真正“点燃学生思辩的火把”。

教师教学随笔7

  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参加工作十三年来,在学校领导和老教师的关心和帮助下,不断地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工作这些年以来,在教育教学方面也有一些心得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以身作则,树立威信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待,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这样,学生才能信服,才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威信,才能给学生以榜样的示范作用。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既是以传授知识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的情绪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双方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工作中,我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我的真心换得了学生对我的诚意。在孩子心中,我不仅是老师,更是一位可以信赖的大朋友。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讲,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愿意向我寻求帮助,课堂上,在对联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轻松,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甚至已经下课了他们也经常围着我问这问那,从孩子们的神情和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知识的喜爱与渴求。在实践中我也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可激发学生产生自信、自强、奋进向上的决心。

  三、教学形式要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老采用一种教学形式,这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新鲜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外,在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会将全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有小组长,进行比赛,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观,这样,学生们在“玩”中就自然学到了东西。教学经验表明,经常变换教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四、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倾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是接纳对方、尊重、理解对方的具体体现。你能耐心听别人倾诉,就等于告诉对方你的态度,无形之中会提高对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为倾听能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内心需要;倾听,将使我们教师更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内涵深厚。在倾听中师生理解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就有了灵性。

  以上就是我参加教学工作以来的心得和体会,在教育教学上仍然存在着众多的不足,但是我会继续努力,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中。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如同一道不可缺少“作料”。

  一般来说,教师对学生的某些行为的赞美、感叹、一句体贴的话语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情绪的影响;而学生的这种情绪又可以作用于教师。从而产生情感作用,增强教师的积极情绪。

  在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话语、一种姿态,学生都能够心领神会,从中得到暗示,得到温暖和鼓励,而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也能通过细致观察学生的异常表现。如,面部表情、语言表述、举止行为等,较好地判断学生的情绪状态。

  如果教师善于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轻率地判断他们是“朽木不可雕也”。因而采取不闻不问、厌恶、挖苦、嘲讽甚至体罚的手段对待他们,就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是对教师抱有成见痛恨老师,或是破罐子破摔。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显得紧张,而且相互对立的情绪也会日益恶化。

  师生之间的情感在于不断交流,才能使心理距离越来越近,感情越来越融洽,才会达到感情共鸣,使感情不断地升华。

  一个没有强烈的事业心,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感,没有工作积极性,没有对学生真挚的爱的教师,就很难了解学生的情感,就无法叩开学生的心扉,就难以启迪学生的智慧。

  因此说,教育离不开情感,没有情感谈不上教育,更谈不上成功教育。

教师教学随笔8

  中秋节放假三天,为了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和用心体验生活的习惯和能力。我布置他们以“中秋节”为话题写一篇生活日记。

  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写好这篇日记,布置作业时,我作了简单的提示,引导他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体验:

  中秋节这一天,家里或者街上气氛与平时一样吗?大街上、超市里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可以从行人、商品、车辆等方面具体观察)你们家里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做了哪些菜?吃饭时的气氛怎么样?观看中秋联欢晚会了吗?节目怎么样?你印象最深的节目是什么?你赏月了吗?中秋节的月亮怎么样?这一天,你过得怎么样?……

  简简单单了为学生罗列了这么多之后,我告诉他们可以从中选择其中的一两个方面来记述中秋节这一天的生活和感受。

  同学们会写得怎么样呢?在我的心里还是个未知数。

  中秋节的.晚上,全家都休息了。我躺在床上不禁想起了留给学生的这篇日记。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刚刚接触作文,我知道这项作业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我进行了简单了指导,他们是否认真的领悟了,能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吗?我不敢有过高的奢望,我想只要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文通字顺、真实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三年级的孩子初学写作,我们一定要遵循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的规律,向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保护他们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千万不能盲目提出各种各样的过高要求,让他们对写作望而却步。

  想到这些,我提醒自己:在假期开学评讲日记的时候,一定要努力去发现每个孩子日记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真实的想法,只要能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劳动成果的赏识,体验到习作的自信和成功,我都要加以表扬和肯定。

  起步阶段的习作教学,要耐着性子,慢慢来,在等待中定会欣赏到不可预约的精彩!

教师教学随笔9

  开学第一天的美术课,一4班学生给我的大体感觉是:全班课堂纪律很好,但总体上表现不够积极。整节课上只有5位学生先后主动举手发言(一4 班有47名同学,主动举手的同学才占到全班的9.2%),更多的问题都是我点名回答的。我觉得学生不够主动的原因有三:

  一、因为第一天上课,学生还没有适应初中的学习方式。

  开学前的一个星期,学校专门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和开设讲座,对学生的生活行为和学习习惯进行培训,但我们知道,习惯是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形成的。虽然班级里分成8个学习小组,但当我提出问题要求小组讨论时,班级时并没有出现我想要看到的热烈讨论的场面。〔这里要做点说明:我校参照新课改的理念并学习杜郞口的教学模式,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在初一年级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在学习形式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每个班级都分成6到8组,每组6人(由于人数关系,个别组是5人或者7人,不超过8人)。〕

  二、美术课是在下午,学生已经比较疲劳了。

  学校的作息时间是:早上6点40到校早读,上课时间是从7:30到11点20,上午有四节课,第节课45分钟,中间有两次10分钟的课间活动、一次25分钟的课间操和一次5分钟的眼保健操。11点20到下午1点30第一节课之前,学生除去吃午饭和午睡的1个小时,其余时间还要进行学习。对于正在发育的初一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强度肯定是不小的',所以比起上午的课,下午的课在教学效果上肯定会打折扣(我想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

  三、课前准备工作不够完善,没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节欣赏课,虽然我在去年已经上过了,并且有相关的教案和课件。但我还是进行认真的准备:查看了新课标关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的学习目标,并看了“如何更好的进行美术欣赏”之类的文章,结合去年的教案和课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着手点,重新设计了教案和课件。中午我把课件拷到了美术教室的电脑中,但在我下午上课之前,学校的另外一位美术老师(是我的老婆)打电话过来,说她本要上课的初三教室里的电脑突然出了问题,要到美术教室上课,(没办法)所以我只好在教室上课了。其实,学校是有两间美术教室的,但只有一间有多媒体设备。考虑到这学期学生要循环使用美术课本,所以我在开学前向学校提出申请,要求把另外一间美术教室装上多媒体,但是昨天才装好。还有教室长时间没有打扫,所以只能等打扫过才能进去上课。

  基于上面的原因,我只能临时改变计划在一4班教室里上课,但已经没有了上课的节奏了,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评论:当然,我对初一4班的这种感觉只是一节课的感性判断,这一感觉是否准确还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才能进行判断。还有,我还需要访谈调查一4班的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听听他们对一4 班的感觉,这样才能作出一定的评价。

教师教学随笔10

  今天上课时,果果的注意力一直不集中:一会儿玩指头,一会儿完扣子,最后干脆把扣子全解开了。开始时,我也没在意,可是解开又扣上,一连好几次都这样,我有点生气了,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上课,下课再找他。

  果果其实很聪明的,就是太调皮了,让其他老师也很头疼。等到下课了,他衣服上的扣子依然是开的。我让他自己系上,他调皮的说:“我不会,老师你帮我系上吧。”我说:“老师也不会,怎么办?”他干脆就回答说:“要不就这样吧”。看来不对他采取点策略是不行了。我对其他小朋友说:“你看,果果的衣服的纽扣不系上难看吗?”其他小朋友都凑过来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不好看”,“出去游戏怕摘 自 小 精 灵 儿 童 资 讯 站很危险。”果果最怕丢面子了,他以最快的速度把扣子都扣上。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年龄很小,对他们的教育方式要采取多种样式。

教师教学随笔11

  叶圣陶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这种细细咀嚼、辨别滋味的过程,就是训练朗读、培养语感的过程。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品读的作用,进行细细品味,那么学生就能在读中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思想内容,记住妙词佳句,习得语言文字,感悟语言的意蕴。

  首先要把握好朗读的时机。初读课文时,这时的朗读,要求学生把语句读通顺、读正确,生字词让学生反复读,目的在于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在讲读课文过程中,特别是重点段落,要引导学生朗读,如教学第一课《快乐的杉树林》的第二段时,这一段写了杉树林四季不同的景色和孩子愉快的活动,只有让学生读才能体味出作者对杉树林的喜爱和作者朴实的语言特色。

  然后要把握好朗读的形式。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至关重要。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的“读”,让学生人人参与,做到在“读”中训练语言的思维,“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读书既要重视量的要求,更要注重质的提高,精心指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有要求、讲究方法。可以分角色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表情朗读,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品评、研读,体会重点字、句、段的深刻含义。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朗读,都力求让学生在读的实践中,提高朗读的能力。

  其次要把握好读的分寸。读的数量,不能平均用力,应视文章的内容和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定,不能读得太多,也不能读得太少,在文章的.精彩之处,应让学生多读,以致熟读成诵。不仅如此,对不同的课文,把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用传声表情的方法读出来。

  最后要注重朗读的评价。古人说得好,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在朗读教学中,学生读完后,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可以让学生略有所思。尔后,一遍比一遍读得有味,一遍比一遍能深切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乐读、好读、会读。学生读完书后不给予评价或只是简单地、一概而论地说“好”与“不好”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不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而且容易挫伤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所以学生读书后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具体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并且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个地方还需改进。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使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得。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多接触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文字,这也是学好语文的一条重要途经。

教师教学随笔12

  春天到处都是绿色、紫色、粉色等充满生机的颜色。这些颜色吸引着孩子们,感染着孩子们,使得他们想把春天的颜色全搬进我们中三班的教室里,我们认为这是孩子们自由探索颜色变化的好时机,于是就和孩子们一起把教室装扮成了一个百花园。在缤纷的教室中,我预留了一片没有颜色的城堡。面对那些空白的城墙砖,孩子们跃跃欲试。但我没有给他们提供所有的颜料,只是把红、黄、蓝三原色摆在了孩子们的面前。“你们能用这三种颜色变出许多种颜色吗?”老师的话音刚一落,孩子们就来了兴致:“行,没问题!”“试试吧,可能能变出来。”

  孩子们兴奋地拿着毛笔在这种颜料里蘸蘸,在那种颜料里蘸蘸。有的染出了一块绿砖,有的染出了一块紫砖,还有的染出了橙色的砖以及其他五颜六色的画瓣。孩子们惊奇地发现:颜色混合竟然能变出这么多种颜色。

  这样的活动持续了一个星期,紫色、绿色、橙色,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颜色经常出现在孩子们的作品中。我们决定从孩子们感受最深的绿色开始。于是在展览架的中间我们做出了一棵树的外形。为了引发孩子们配出绿色的动机,我特意没有装饰树叶。

  果然,幼儿看到这树棵奇怪地问:“外面的树都长出小绿叶了。老师画的树怎么没有长叶子呀?”;“那你们愿意帮这棵树长出绿叶子吗?”;“当然愿意了!”;“可是绿纸没了,怎么办?”;“我们可以画出绿色!”“我们自己可以配出绿色!”孩子们纷纷出主意。“是呀,前些天你们配出了好多种颜色。可绿色是怎么配出来的呢?大家动手试一试吧!”孩子们都兴高采烈的调起色来。

  我以为答案就会出来了,于是我就问孩子们:“你们发现绿色是什么颜色变成的了吗?”可就在这时问题出现了。“是黄色加蓝色加红色”“不对,是黄色加绿色”“错了,是都加起来”。幼儿争先恐后的争执起来。为了“审时度势”地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适宜的引导,作为教师我必须帮助孩子们聚焦问题的关键点,把他们的探索引领到一个明确的方向,那就需要我来提炼一个有益于孩子们发现某种关系的问题,于是我把颜色的调配种数确定为两种,然后给他们更加详细的观察任务:“绿色到底是由哪两种颜色配出来的呢?”于是孩子们又开始了新的尝试。

  “是黄和蓝。”“不是,是用红和蓝。”“是用红和黄。”

  “到底哪个方法能配出绿色呢?”

  有的孩子选蓝色和黄色染出了绿色的'叶子,有的孩子试了几次没成功,就学别人用蓝色和黄色配。孩子们把染出来的绿色树叶贴到墙面的树上。其他幼儿看到光秃秃的大树上“长出”了绿叶,都很羡慕,就主动去问那些小朋友绿色是怎么配出来的,我也仔细来倾听孩子们的解释,蛮以为这次大家该有正确的答案了吧!

  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是黄和蓝。”“不是,是用红和蓝。”“是用红和黄。”孩子们再一次争论起来。我发现他们有的说不出来,能说出来的孩子配绿色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他们的配法大致有三种:黄色+蓝色、红色+蓝色、红色+黄色。“听会忘记,做能学会,记录才能记住”。

  作为“做中学”课题组成员,我深知记录作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孩子们对科学原理、过程等的记忆。但记录并不时科学活动的专利,如何用科学的手段对幼儿进行艺术的培养,让科学走进幼儿,使艺术与科学整合,让他们有的放矢地探究艺术、有效的学习,从而避免教学上的隐形浪费。但正是我忽略了这一点,没给孩子们记录的任务,导致了他们没有目的的探究,造成了教学时间和教学目标的隐形浪费,使整个活动大打折扣。

  于是我马上问:“你们都配出了绿色,可是没有记清楚配绿色的方法,你们用什么办法能记住配绿色的方法,还能让别人照着做呢?“把用的颜色涂在纸上。”“用纸粘。”幼儿提出了记录的方法。

  为了便于幼儿随时观看和引发更多幼儿的研究兴趣,我们把孩子们尝试配绿色的三种方法制成大表展示在墙面上,让孩子们在没一次染绿叶、配绿色的时候,把自己实验成功的方法用绿色圆点标出来。这一次所有孩子都认同了“黄色+蓝色”的方法。配出的绿色的小朋友也越来越多。墙面的树上长出了越来越多的绿叶。先前没有实验的幼儿也都积极参加,想在大记录表中贴上自己的实验结果标志。于是,又有机组幼儿继续实验。统计表中第一种方法“黄色+蓝色→绿色”下面的绿色圆点越来越多。而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下面的标志没有再增多。在全班交流时,当“绿色是怎么配出来的”这个问题提出后,我终于看到小朋友们一只只小手指向了统计表中同种方法,听到了他们大声的肯定的回答:“是黄色和蓝色配出来的!”

  记得这是我那天听到的最最动听的声音,因为我们尝试了改掉幼儿对颜色的死记硬背的教法,而是让孩子们不受限制和拘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表现,通过自身的感知探究,获得广泛的科学的经验、感受到了发现成功的快乐,发挥了“记录”在提高我们的孩子动手尝试兴趣和观察对比的能力的功用,使活动充分体现了艺术性、科学性、游戏性的完美结合。与此同时,作为教师,我也深深的体验到要把新《纲要》的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以及将科研“做中学”与园本教研“避免集体活动中隐型浪费”同日常教育教学结合起来,还需要自己更加沉下心来学习和扎实、脚踏实地的磨练及实践。

教师教学随笔13

  这孩子真让人忧心那

  “老师,你看昊昊呀,他和辉辉打起来了!”学生的大叫声把我从聊天中惊醒过来,抬起头一看,只见昊昊眦着牙咧着嘴,用手死命地抠着辉辉的脸,而辉辉也不甘示弱,用手里的矿泉水瓶敲着他的头……“反了!反了!”我在心里想着,连忙走过去说:“你们这是怎么回事呀?快住手!”辉辉倒是迅速地停了手,坐到了座位上,可是昊昊呢,嘴里还叽里咕噜地嘟囔着,有些不情不愿的样子。这是发生在“迎新长跑”比赛上的一幕。

  我在他的座位上坐了下来,先问他怎么回事?他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他先打我的.!”回过头问辉辉,说:“他自己把椅子老往我这里翘,撞在了我的膝盖上,跟他说他也不听的,我就……”旁边的同学也都附和着说昊昊的不是。他显得很激动,小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我又没有……我又没有……”成成对我说:“沈老师,是昊昊不对,他老是要弄旁边的同学的。我提醒他,他也不要听,没办法!”看着成成的小大人样,可见平时大家对他的无可奈何。哎……这孩子就是让人操心那!

  事情基本明朗了,我就又开始了自己的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这有用吗?我也不知道,但总不能听之任之吧。经过一番谈话,他倒也认识到动手打人是不对的,我还特别强调了“你用手抠辉辉的眼睛,假如真的出了问题,你说怎么办?”他哑口无言了。我知道对他不能硬来,否则他的倔脾气一来,任谁都没有办法了。也许对他比较了解了吧,我的罗里罗嗦嗦还是“打动”了他,当时我是这么认为的。他终于承认了错误,也向辉辉道了歉,后来就又和旁边的同学有说有笑了,那天真可爱的笑容也出现了。

  可是,为什么每次活动他总要制造一些麻烦呢?这孩子真让人忧心那,虽然每次给他旁边安排一些比较好的学生(遵守纪律的,又不会惹是生非的孩子),可每次还是会有意外发生。

教师教学随笔14

  首先,能使大脑发达。运动中的各种动作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指导和支配,人在活动时,肌肉中的神经可将各种刺激冲动传到大脑,从而提高大脑的调节功能,使大脑对动作的反应更加灵活。我们说,没有行动就没有认识,儿童对外界的认识是在动作中发展。在活动范围增大的基础上发展的。所以,多运动可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是有利的。另外运动可增加脑的血流量,是闹细胞获得充足的养料,从而促进大脑的发育。可见,体育运动还是开发儿童智力的增效剂。

  其次,能促进生长发育。儿童时期是机体组织和器官不断发育的重要时期,不仅需要有足够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和充足的睡眠,而且需要积极、科学的体育运动。无数事实证明,凡坚持参加体育运动的儿童,食欲好,睡眠好,尤其是骨骼、肌肉方面发育的快。

  再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能增进儿童的身心健康,运动除了有锻炼身体的功能外,还具有娱乐功能。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运动中的儿童大都情绪饱满。兴趣盎然。

  最后,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与同伴接触的机会,有助于消除儿童的寂寞感和孤独感,有利于纠正儿童的任性和惟我独尊的毛病,有利于克服娇气和懒惰的缺点,对于纠正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也大有益处。

教师教学随笔15

  第一次给三年级上英语课,学生们不停地用“Hello,Miss zhang!”“Hello!”热情地向我打招呼。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英语的热情似乎很高。然而刚开始的好奇与兴趣之后,有些学生就为掌握英语单词和基本的对话发愁了。如何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英语的持久兴趣,显然单纯地枯燥地模仿和机械记忆是不行的。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培养对英语的`兴趣为主,要让孩子们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下感受简单的英语,并尝试着用简单的英语口语进行日常的交流。在教学中,不管是教具、图片,还是英语教学场景尽量逼真、形象,尽量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这样学生才能融入其中从听听说说、读读认认、唱唱演演中身临其境的学英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单元主要学习几种学习用品的表达,如铅笔、钢笔、橡皮、尺子等等。学单词我使用自己包里准备的实物;在做Let’s do游戏时,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好这几种学习用具,边听录音边根据指令出示物品,更好的巩固了单词。在学完第二单元A Let’s talk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演英语小故事,没想到他们都积极准备,演的Very well!还评出了最佳表演者。不仅如此,形式多样的竞赛和游戏也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游戏也迎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寓教于乐;竞赛则永远是一剂课堂的兴奋剂,培养他们合作协调能力和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意识。

  在学习新单词时,采用分列传话操练。我先小声对每一列的第一个学生说一个单词,让他们接着挨个往后传,直至最后一个学生大声地说出这个单词。就这样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记忆的也会特别深刻。同样,在对话教学时,操练的方式也可以丰富多彩。开火车——A问B一个问题,B回答后再问C,以此类推,不

  固定的问答方式可以使全班学生都处于积极的状态。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只有不断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师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教师教学随笔03-21

教师教学活动随笔06-19

教师教育教学随笔05-06

小班教师教学随笔06-17

大班教师教学随笔06-14

中班教师经典教学随笔04-04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04-10

教师教学随笔(15篇)04-17

体育教师教学随笔04-17

小学教师教学随笔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