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随笔

时间:2024-09-11 01:19:57 阅读 我要投稿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学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学随笔13篇

  语文教学随笔 篇1

  以语文的主要反思在于"悟"。

  你悟的越深 也就反思的越深。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新课改在万州已有两岁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那课改在万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万州区教科所的引领下,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万州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语文教学随笔 篇2

  与《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不同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虽然也是和科技有关的,但文章的体裁却是一篇通讯,是一个故事。讲的是20xx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成功飞天的伟大一刻。

  在教学上,我依然将读懂课文作为本课教学的第一个重点。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是高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文章如果以结构来分段,那么依据总分总的结构,掐头去尾分三段。但第二到第十九,这足有十九个自然段的第二部分显然过于庞大。讲解课文时,还得将其分层次。所以,我带领学生以发射前、发射时、发射成功和发射意义为依据,将文章分成四个部分。

  我教学此文的第二个重点是关于文章的语言。这篇文章记录的是一个伟大的事件,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激动和自豪的情感。我将能反应这些情感的词语罗列了出来,让学生好好地读了一下。在通读全文时,由于之前对这些词语的强调,学生在朗读时自然读得很有感染力了。

  从习作教学的角度来审视这篇课文,我发现文中有两处场面描写值得学生揣摩和学习。它们分别是“发射前的送别场面”和“火箭成功发射的场面”。在执教之前,我调查了一下,发现学生从没有接触过“场面描写”这个说法。所以,今天这课教学就充满了新意。在学习第一处场面描写时,我让学生特别关注了环境的烘托作用,及人物的点面结合的描写。而在第二处场面描写时,特别注意了火箭腾空那激动人心的一瞬。学生学得很专注,读得也很投入。

  由于时间关系,我淡化了杨利伟的天地通话环节。

  课后的拓展,则是指向了“阅读”。让学生去找找中国成功飞天的.另外几位航天员,以及去查阅一下神舟飞船的资料。

  有老师经常和我交流,这篇课文该怎么上?好像没什么上头的。我想,教材的编写可能有点问题,但老师如果能站在语文课程的大背景下俯视课文,那么,即使是今天《姑苏晚报》上的一篇寻人启示也是能找到语文训练的热点的。

  至于趣味性,我想,只要是比较新的知识或技能,学生还是能保有足够的兴致来学习的。

  语文教学随笔 篇3

  今天教完了第四课《早》,是吴伯箫写的一篇访问三味书屋的游记。但是,课后的“作家卡片”中隆重登场的鲁迅却将编者的意图清晰地暴露了出来。(估计整个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唯有吴伯萧最是郁闷。明明是自己的大作,后面介绍的却是别人。但想想是鲁迅这位超级大腕,也只能忍气吞声了。)这篇文章,重点是向小学生推出鲁迅的。吴伯萧只是个托儿。

  联想到昨天结束的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顿时开悟了不少。这两篇文章就是要推出两位文学大家的。一位是冰心,一位是鲁迅。

  冰心的文章,很多本来就是为儿童写的,所以,阅读起来,基本没有什么障碍。而鲁迅的文章,小学生啃起来是要掉大门牙的,所以,无奈之下,只能以“曲线救国”的'方式呈现了。

  我问学生,知道冰心和鲁迅吗?学生一脸茫然。我为我们这些教书的和编书的感到可怜,我们是多么一厢情愿地将冰心、鲁迅等大作家捧到学生面前啊,多么期待学生能和我们一样为他们的文笔和思想而感动啊!但,孩子就是孩子。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教学时,一个孩子不知道,那可能是孩子的问题。但所有孩子都不知道,那一定是老师的问题了。

  这种文章怎么教,教什么呢?

  我想,从中年级起,语文的教学就有两个指向性,一是指向“阅读”,即从“阅读”到“阅读”;二是指向“作文”,即从“阅读”到“作文”。这两个指向,都是课内指向课外的。因为“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用于阅读教科书,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也就是课外阅读上;而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读的学生,连教科书也读不好。”这句话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转载量很大。

  如果老师们教学这两篇文章的时候,将目标定在了“作文”上,那可是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先说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吧,文字虽然浅显,但情感真挚动人,特别是对孩子的热爱和赞美,与文字浑然天成,写作技法已入化境,学生怎么学?吴伯萧的文章还好一些,虽然文采斐然,但写作结构还是中规中矩的。但这种环环相扣地谋篇布局,更是写作高手的技法。我们的孩子,都是写作“低手”,就像在草原上刚碰到江南七怪的郭靖,此刻看到洪七公和欧阳锋地一通乱打。看都看不清,还怎么学?太高了!!

  老师们最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赶快扫清疑难生词,理清课文脉络,解决课后习题。然后,提供一些冰心、鲁迅的作品,在课内与学生分享,以期学生对他们产生兴趣,如课后能主动寻找作家作品读一下,则善莫大焉!

  语文教学随笔 篇4

  一直觉得一堂好课是教师用心来上的。是要经过千锤百炼而来的,它前前后后要教师付出若干的时间与精力才行。本学期的评教评学结束了,也留给我们许多思考的空间。

  本学期五年级的执教内容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讲述谈迁在若干年的心血化为乌有之后,从头再来写书稿的一件事。教学时我从这样几方面入手:

  第一,从数字入手,体会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让学生走进主人公谈迁的内心,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并能用朗读来表现

  第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深刻体悟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尝试为课文补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谈迁遭受厄运后的心路历程,写一写谈迁二写《国榷》时某个具体的场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说中积累,看中想象,写中运用;让学生既能“得意”,又能“得言”。

  第三,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就会有希望。

  几次琢磨下来,我觉得,教师要做指路人,指明目标,引导方向。自己务必声情并茂,感情充沛,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以情引情,以声换声!其次,要循循善诱,善于耐心地等待,能让学生拥有思考的时间,也许是10秒,也许更长……接着,处理类似于“500多万”“6次修改”“一点”“一百多里”这些细节方面,要结合生活实际,比较与联系,让学生更加能深切地去感受、体会,再深层次地感悟。再者,动情之处,配以感人肺腑的音乐,这就增加了一抹亮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尝试做探路人,去历经崎岖坎坷,坚持探究。让学生设身处地去体会,继而再用朗读去表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又是得意得文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在这个课时的教学中,“名垂青史”一词,是在抽取了内在含义后仅剩的意义空壳,要赋予它以活的情状再现,就必须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去感悟。通过四幅画面再现谈迁重写《国榷》时的情景,旨在发掘学生一切已有的生活来源,化枯燥死板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借助想象,冲破时空的限制,做到“思接千载”,捕捉人物的鲜活,深化理解,入境动情。

  语文教学随笔 篇5

  因为喜欢教学工作之余喜欢看点闲书,有时心动手痒也会写点小文章来自娱自乐。所以我有时认为自己是适合一名语文教师的。可是,自从前不久看了一篇题为“语文教师的专业修养问题——在陈日亮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的文章后,我便一点也不敢再有这样自以为是的自信。我从书中摘抄了以下最喜欢的几句话:“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对于语言表达的敏锐的规范感,对准确、妥帖、简练的语言的瞬间感觉与判断。”“所谓规范意识,就是无论写字、遣词、造句、使用标点,都要讲规范;另一方面,就是对错别字,对乱点标点,对不规范的用词、病句,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即所谓“瞬间感觉和判断”,不假思索就作出近乎本能的反应。”这是文中最让我为之感动的一个小细节,作为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在谈到自己时,这样写道:“……直到现在,还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无论走到哪里,在什么地方,只要看见错别字,错误的标点,病句,就看得不顺眼,心里别扭,恨不得马上就像改作文那样提笔把它改过来,这就是语文老师的职业习惯。说难听点,这是职业病;说好听点,这是职业责任感。”

  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以上的文字让我读了不由为之心动。[]凭着多年来对文字一种本能的敏感,我认为,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几句话,如果没有切身体会并经过仔细推敲是无法写出来的。我反复品读这些简洁而富有真知灼见的文字,想到自己身为语文老师却如此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实在羞愧不已。在这样的阅读思考中,我告诉自己:从现在起,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忽略教育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细节。

  以上的阅读使我不由回想起了不久前听课时的一个小细节。一个年轻的男老师在执教《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将“锲而不舍”的“锲”读成了“qì”音时,教师立即给予纠正,不过,令我们奇怪的是,没过多久,该老师在读到这个词时自己却又把它读成了“qì”。所以在评课研讨的时候,大家纷纷又提到了这一点。在评课,我向大家坦诚自己其实也闹过几次这样的“笑话”,虽然平时上课借助课本,临时纠正了自己和学生原来没读准的字音,但是,因为平常没怎么在意去改正它,所以过后很快又读成自己原来一直习惯的错误的读音。然而,评课归评课,我并没有把这样一个不值一提的小细节放在心上,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日常言语表达中也并不怎样在乎音准这一方面。

  读书会使人的目光变得更敏锐、更善于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是一直以来读书带给我的一大收获。关于这一点,我想以最近发生在我课堂上的一个小细节为例来谈。上一周的一节复习课上,上课时,我让全班同学一齐背诵上学期学过的一篇文言文《学弈》。学生将“使弈秋诲二人弈”一句中的“诲”读成“huǐ”。可是我一时无法确定他们是否读对,所以当即查了字典,然后马上纠正他们的读音,在给学生纠正读音之后,我怀着真诚的态度向学生表示自己的`自责和惭愧。因为这在当时的我看来真是一件应该感到脸红的事,虽然是上学期刚教过的课文,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竟然没能对学生这个错误的读音作出“瞬间感应”。这课堂上的一个小小的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下课后我立即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自己的反思。上学期教过的课文,学生竟然全体读错,这难道不是作为语文老师的失职吗(我不认为这是故意小题大作)?于是我在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我回想起在自己的印象中,一直将“诲人不倦”中的“诲”读成“huǐ”音,此外还有最为关键的一个原因是:自己平时不怎么在意纠正自己不会读或读错的字音。所以不管当时在教这篇课文时自己是否有读正确并纠正学生的音准都已不再重要。由这个小细节中我突然又想到了最近复习时发现的一个实际问题,在教学生整理复习各个语文知识点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拼音这一部分掌握得不太好,可我却一直苦于找不到问题所在。此刻通过这一个小细节的反思,我竟意外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原来最大的问题在于自己。写完这一句,紧接着我脑海里迸出一句:什么样的老师便只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老师怎样的素质、习惯决定了学生的素质、习惯。以后如何才能使自己避免再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我想解决的办法就是:首先不断提高自己对语言的规范意识和感应能力,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给予纠正。

  最后我想,作为一名老师,如果我们真的愿意静下心来多点读书、多尝试、多思考,每天就会不断有新的问题,新的发现在等着我们,使我们在琐碎繁忙的教学实践中体验思考、创新带来的充实与乐趣!

  语文教学随笔 篇6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提高阅读和习作能力的重要保证。而培养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增加识字量则是低段识字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为此,我的识字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一、初读课文,圈认生字

  我们现在所用的人教版教材的内容大都是以随课文分散识字为主,也就是将生字分散到每篇课文中,在品读课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量。教学此类型的课文时我会先让学生自读一遍课文,圈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再让学生相互请教这些生字。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识字的能力,又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知了生字的意义,熟悉了生字的读音,为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生字打下基础。

  二、巧用方法,识记难字

  现阶段一节识字课通常要求学生认识15——20个左右的生字,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量较大。如果要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去分析识记每一个字,那么不仅课堂的时间不够用,更重要的是由于识字过程的不断重复会使课堂教学变得很枯燥,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在教学中会先让学生从本节课所学生字中选出较难的字,经小组讨论后,将大家一致认为最难最易错的部分生字勾出来重点讲解分析,并教给学生识记难字的方法。我在课堂中经常使用以下识记难字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拼一拼,换一换,编故事、编儿歌、想像法、象形法、形声字记忆法……比如:加一加:一个熟字加上一个偏旁组成新字;减一减:一个熟字减去一个偏旁变成新字;换一换:一个熟字换一个偏旁变成一个新字;编儿歌的方法也很有趣。如:识记清、请、晴、睛、情、精、蜻、倩这几个相同声旁的形近字时,就编了如下这首儿歌来让孩子们记字:“有水方说清,用言去邀请,日出天气晴,有目是眼睛,竖心是人情,有米人精神,有虫是蜻蜓,佳人留倩影。”这样,通过各种识字方法使学生们轻松地记住了难字,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识字方法,培养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复习巩固,游戏记字

  要使学生对所学的字掌握得更牢固,就要不断地复习巩固生字。而为了适应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提高孩子识字的兴趣,我在课堂上采用了大量的游戏来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字。比如:玩字卡游戏,包括:打扑克、摆图形、找朋友、手指头登山、接龙、翻牌……字卡是最好最直观的识字工具,孩子们也很喜欢玩字卡游戏,所以我就设计了以上的字卡游戏,玩的方式主要是同桌玩或四人小组玩。除此之外我还制作了一些电脑课件游戏,包括:猜字、找偏旁、看图读词、认一认、开火车读词、生字开花……电脑课件游戏增加了动态效果,也弥补了字卡识字单一量少的缺点,可以扩展识字,增加识字量。在游戏中复习巩固识字,生动有趣效果好。

  四、拓展阅读,读中悟字

  阅读既可以使孩子在语言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字意,也可以使学过的字不断地再现,以避免识字回生的现象。所以在学完每篇课文之后,我会找一些同类型的短文作为拓展阅读补充识字的材料。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一课《秋天的图画》时,因这一课主要内容是描写秋天大自然的景色,课文中有许多描写秋天的'字、词,于是我就在读完课文学了生字后让学生拓展阅读了《秋天的原野》、《落叶飘飘》、《金色的小船》、《秋姑姑的集合哨》这几篇同是描写秋天景色的短文,使孩子在拓展阅读中进一步理解课文,熟记生字。

  五、电脑练打,扩充识字

  新课标指出:低段的识字教学应该识写分流,多认少写,开放识字。计算机是很好的辅助识字的工具,用计算机练习打字正适应了新课标对于识字教学的要求。通过练习打字既可以巩固识字的效果又可以扩充识字,增加词汇量。我在教学完每课的生字后,会布置学生回家用电脑练打生字各五遍,并练打“生字开花”,既一字组多词。这样的练习,大大提高了识字量,为扫清阅读的障碍,尽早开始习作练笔打下很好的基础。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有效的识字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识字问题,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语文学习的能力的重要保证。

  语文教学随笔 篇7

  语文,其实就是语言文字。在教学中,就是需要人们对语言文字进行感悟、体会,以达到对文本的解读。这其实就是我们语文老师平时说的“语感”。在30年代,夏丐尊先生就提出了“语感”的问题,认为语感是文学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现在的教学界,开始逐渐对语感有所重视,发表的研究论文也较多,笔者不揣浅陋,想谈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以就教于方家!

  一首先,我想说说语感的特性有些什么?

  一,语感具有人文性。

  一方面,语言是人类的语言,他是服从于人类的交流需要而产生的,进行语言交流的主体是人,要传达的是人类的情感与内容;另一方面,离开了人的语言是死的,毫无意义的,它仅仅是一堆符号或图形而已。所以我们对语感的认识,首先应该明确语言是活生生的,是思维的工具,具有人文性。因而语感应该也是活生生的,具有人文性。这是语感的本体论的认识,也是反映论的认识。

  二,语感具有直觉的整体性。

  语言的产生,既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人大脑对世界的反映,在语言的原初性上,语言具有直觉性,所谓出口成章就是直觉的表现和反映;不仅如此,语言的直觉性不仅是对事物的具体断裂反映,更是大脑对整个事物形象和联系的反映,是对世界的一种整体的思维,尤其是从形象到抽象的由表到内、又具体到一般,然后上升和返还到形象隐喻的过程。所以,语感具有直觉的整体性。这是语感的表现特点。

  三,语感作为对语言的感知

  必然要受到语言规范的限制,所以语感实际上也具有稳定性的特点;还有,语感是对语言感悟的积累,在整个进行过程里,必然要受到情感的作用,具有一种心理情感的表达;又由于语感是要在语言实践中展开,语感还具有对语言的整合能动性,它可以在对语言的体验积累中,整合语言的整体特性进行感知,并且还能在语言学习中举一反三,具有能动性。这是语感的实践特点。

  二我想从语言习得的角度谈谈语感思维的训练。

  语言学习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习得(acquisition),另一种是学得(learning)。语言习得,是指主体在自然母语环境中,通过接触大量看似杂乱无章的言语材料,以一种我们至今还难以解释清楚的语言学习能力抽绎出复杂的语言规律并据此去运用语言,尤其是母语的口语学习更是如此。小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快且强,是令人惊讶的。这就是语言习得。因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优越的母语环境,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在语言习得中培养良好的语感,学会逐步将抽绎出来的母语的语言规律得以知识的形式内化,转换为自己的“内在模式”,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式。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感的培养中注意语感的思维训练。对应于语感的特性,对语感思维的训练,我们以为有这么几个方面需要加强。

  一,着重培养语感思维的直觉性。

  这几乎是对语言的一种下意识的本能反映,超越了中间的分析、推断与验证的环节,在一刹那之间就能自然而然地识别与理解别人的言语,并能熟练地创造与生成新的言语。一些人“一听就懂”、“一目十行”和“下笔如有神”,就是语感的这种直觉性的外在显现。“直觉是对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或理解”,所以,语感的直觉性实际上是主体对语言的悟性。

  二,培养语感思维的符号转换性。

  语言是一种符号,但又是蕴涵人的情感、事物的形象和意趣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语言符号能够进行情感转换,形象转换,意趣转换等。这是需要对语言的整体性有所把握的。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应该让学生看到诗句在头脑中有具体的形象反映,形成想象:白云悠悠地飘荡在一座孤城上,城周围都是高耸险峻的丛山,而远处黄河犹如一条细细的带子,在白云间时现时隐。并要求能转换出情感的体验。

  三,就是语感思维的整体性培养。

  只有使语感思维训练成整体性的`思考习惯,语感才能有准确和恰切的体会和感悟。这尤其要体现在对语感形象性培养上。如贺知章的《柳》,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这既是以人写柳树,也是以柳树来写人,二者互为比喻,形成对诗歌的整体性感知,而不至于各有偏废或者割裂诗歌的整体形象,影响了诗歌意境的感悟。

  四,语感的培养还要注重语言的同化思维。

  皮亚杰认为,“同化是指主体在认识客体时用业已形成的认知结构来阐释和说明客体,即对客体进行整合、加工的一种机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感就是主体作用于言语对象的结果,是建立在语言材料意义被有效接纳的基础上的再创造。”它既包括主体对言语信息的接受与理解,又包括主体对言语信息的反馈与输出。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由语音与词义组成的语基,由词汇与语法组成的语构,由语基与语构的灵活运用所组成的语言执行功能即语用,这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言语层级系统。语基服务于语构,语基与语构又服务于语用,只有语用才直接与语感发生作用。主体只有凭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具体的语用层面才会获得各种不同意义,形成语感。另,由于语言的规范性、稳定性,语感的同化思维完全可以通过语言自身规律的惯性来实现。这就是语言的惯性学得。

  三我想最后谈谈语感训练的一些策略与方法。

  基于以上的体会与理解,我们认为,一是语感训练的人格策略。由于语言的人文性,语感的训练也要贯穿人文性。而这首先就是需要我们能够感受到语言的个人的人格魅力。不同作者的笔下语言,会有不同的性格气质情感的表现,语言特性就会形成不同的个性特点。如朱自清的温雅多情,纤细清丽,老舍的亲切温厚,幽默明艳。我们从“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和“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这些句子里,明显可以感受到截然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心境,反映出各自迷人的人格魅力。其实语感训练中的人格特点,颇为一些人所忽略,在此,值得我们提倡和注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语言训练底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其次,就是实践能动的策略方式。语言说到底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语言实践,只有训练学生的主动语言实践,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语言感知,尤其是语言的个性和人格特点,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经验才能深入体会的,必须有学生的主动和能动参与。这对培养学生个性的良性发展,受到先贤的影响,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发展和培养学生个性与创造性有很大好处。这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开展素质教育中需要尤其关注。这样才能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课外教育等联系在一起。第三,从语感的整体形象感知出发。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我们接触了某种语言现象,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我们说整体感知,就是要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出表达的深厚意蕴。又,语感能力具有直觉思维特性,说到底直觉思维属于形象思维范畴,而且汉语和文学又无不具有形象性特征,这就为语感能力培养实施形象思维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行性依据。因此,对于语感的培养来说,这种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对于培养创造性语文能力为目标的语感能力培养来说,更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因此我们在实施语感教学时,首先就要注重学生的想象联想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真正在美的熏陶下领悟语言的精妙,领悟语感的学得。如朱自清《荷塘月色》,将如丝如缕的荷香写成远处高楼上的琴声,将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光二者交融,让人可以忘记忧伤,完全沉浸于美之中的特点写出,使人对美有着更深的理解。“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这句话看似病句,但通过想象,我们可联想到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凶狠贪婪、缺少教养与粗俗不堪,便会觉得这病句不病,

  作者正是运用这种病句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康大叔的性格特征,从而读出这段话的言外之意。其次,运用语言知识来加强语感的训练。一般,我们有些同志,一谈语感训练,就以为和语言基础知识无关,可以抛开语言知识的学习,甚至偏激的认为,语言是活的,而知识是死的,所以语感的培养,完全不应该要有知识的束缚。其实,此言大谬也。语感的培养和训练毕竟是对语言的感悟,不可能脱离开语言的固定特点,虽然语言的运用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仍然要遵循语言的稳定性特点,遵循语言知识和规律的许可;尤其语言知识的规律性,可以帮助我们对语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加强学生学得的速度和兴趣。另外,知识中的修辞知识、词汇语法知识、写作谋篇知识等,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语言运用的生动流畅感、语言运用的规范确当感、运用语言的和谐统一感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懂得语感训练的层次性。“1,表象感知层,如语言材料表达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具有什么语气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朱自清《春》)这一段描述性文字,表达的内容就是:春天里嫩绿的小草长起来了,到处都是。感情基调:对春草的热爱。语气:舒缓的陈述。内容、感情、语气这些属于“文面”上的东西,是语言材料的表象,对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来说,这些是一目了然的东西。2,理性认知层。“一是语言材料的深层情境,二是语言材料的层理关系,三是语言材料的内部构建。”仍以《春》的这段文字作材料。我们可以对它作出自己的分析。3,哲理探究层,它是语感对象的最高层次。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语言材料蕴涵了什么哲理,二是语言材料给人的启迪是什么。语感对象的这种层次性,实际上对应了我们写作和思维的层次性。所以我们的语感训练,需要有过程的逐渐性,训练要有阶段的推进,并逐渐深入。

  语文教学随笔 篇8

  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没有把握住语文课的特点,把语文课上得不伦不类。比如,把《伟大的友谊》上成了政治课;把《把七颗钻石》上成了思品课;把《蝙蝠和雷达》上成了科学课。这样的老师很多,有的还是全国著名的教师。他们在全国各地上示范课,一些教育类学术报刊上还发表他们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一些出版社还为这些教师出集子。其实,这些人根本没弄明白,语文的本质,不知道语文课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还有一种现象也比较普遍,过于偏重分析课文的内容。这些教师把课文内容挖掘得特别深,分析得非常透。很精采,很到位。到头来,学生的语文素养没什么提高。比如教《第一场雪》把课文没写出的内容也分析透了。

  近两年,又出现了一种现象,用多媒体取代了语言文字。多媒体的确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但只能是辅助,不能取代,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如果把课文的内容都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了,学生还学什么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怎么能培养?语文课就得让孩子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来感悟,来品味。学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的。

  在能力培养方面,也存重理解能力培养,轻其他能力培养的问题。虽然,阅读能力最主要的能力是理解力,但理解能力不是阅读能力的全部,还有记忆力,阅读速度等等。人们普遍忽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速度对一个人越来越重要,互联网的出现,人们得到信息比原来便捷得多,信息量也大得多。这样,就对人们的阅读速度要求越来越高。

  还有一个问题,语文需要积累。而很多教师只注重理解,而忽视了积累。

  各科教学都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也不例外。这一点,很多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些现象看上去是表面的问题,其实,每一种现象背后都有深层次的.教育理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得知道,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的任务是什么。当然,对语文本质的认识,有一些争议,但都只是有不同的侧重,都承认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还有其他任务。

  语文教学随笔 篇9

  那是一节语文课,教学鲁迅的《风筝》。距离下课还有10多分钟的时间,课堂上的他们,有的在静静地写作业,有的两两在小声地讨论着问题。

  当我眼睛的余光飘过第三排左边的晨阳时,只见他神情慌张,正快速地把一本藏在课本下的书放进抽屉里,我分明看见那是一本时尚小说。按照班规,在课堂上看小说应该没收。

  小说就在他的课桌里,不会跑,准能抓个正着。而这时的他低着头,正襟危坐。

  晨阳的文学功底不错,他写的作文经常被当做范文读,只不过眼前的他读课外书的时间不对。一个人一旦被一件东西迷住便很难摆脱,何况是孩子。“你不要大声地斥责他,不要当着全体同学的面把他搞成不注意听讲的坏典型。”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

  是的,一旦他成为班里的坏典型,他心里会怎么想,会怎么做?想到这里,鲁迅笔下饱受精神虐杀的“小兄弟”形象一下子出现在我的眼前,而“小兄弟”的悲剧绝对不能在这里重演。

  可能是感到应该来的暴风雨好久都没有来,他抬头瞄了我一眼,又低下了头。他已经把书放回去了,这就证明他的注意力回来了。就在那一瞬间,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故意错开视线,把脸转向另一个方向。

  几年以后,在一次聚会上,晨阳说:“林老师,还记得那次在你的'课堂上,我看小说的情形吗?我是不会忘记的。看着你从讲台上走下来时,我忐忑不安,感到大祸临头。可你好像没有发现似的,从我身边走过,就像一阵风拂过我的心田,使我觉醒,又重新回到课堂,回到学习之中。”

  他们听晨阳说完,都说我是个好老师。

  “是吗?”我故意反问了一句,摆摆手说,“我哪里有你们说的那么好?”

  晨阳接着说:“林老师你不知道,我们这帮学生可调皮捣蛋了。有一次你在上课,白雪把你画成老巫婆。你让她回答问题的时候,她才把画夹在课本中。”

  白雪却指着晨阳说:“你还说我呢,林老师,他总是学你走路的样子。下课时,他跟在你身后,一边学你的样子一边向同学们打手势,我们只能在你走进办公室后才敢笑出声音。你没有发觉吗?”

  这时候,他们把当时不敢同老师讲的故事都一股脑地搬了出来,如数家珍。坐在这些学生们中间,我好像也就是一个大孩子,在他们的谈论中我也不时插一句“是吗”,“真的吗?”他们都大笑说,“是的”,“那当然了”。

  他们接着就问:“老师,当时的事,您真的就不知道吗?”我只是微笑没有回答。因为他们所讲的事我大都历历在目,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又怎能忘记呢?

  错开视线,当你的学生初次犯错的时候,不要一棍子打死,泯灭了孩子的天性。假装没看见,不是为了讨好学生,而是在他们的生命长河之初,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给予他们的不是狂风而是细雨,不是斥责而是包容……

  语文教学随笔 篇10

  本课的教学,也使我有了有趣的发现,突然发现班里的孩子的思维其实是很活跃的,尤其是在得到了大力的表扬和鼓励之后。

  学习本文的第一自然段,依然让学生来读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很多学生依照过去惯性的思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根据句子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在大家回答几乎差不多的时候,一生依然跃跃欲试,为什么呢?请他回答时,使我惊喜不已,他说:“大家的问题我也读懂了,不过,我在想,达尔文到底是怎样才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的呢?”是啊,更多的孩子的'思维只能就事论事,不会超脱文字的表面来理解和感悟,而这孩子的思维则不然,他能在读懂中挖掘问题,我忍不住大力表扬了一番,并奖励了一颗闪亮的智慧星。因这样一个问题的提出,下面的课上得更加生动了,当学到第三自然段“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时,另一位学生有来了一次点睛之笔:“达尔文找到了怎样的答案呢?”这正是下文的内容。于是,我改变的原来教案的设计,让学生赶紧往下读,看看答案是什么。然后又请学生分句读读达尔文找到的答案,并找出每一句中所写的昆虫类型,然后逐句使用多媒体出示,读读想想,把课文中“死”的句子在脑筋中变成“活”的动画片,再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出来,第一句似乎有一些困难,举手的只有两三个,但到第二句话的时候,许多学生学会了思考和表达的方法,争先恐后的举手描述自己脑中的动画片,收效甚好。最后连下课铃响了都没有理会,教室里依然交流热烈。

  这样的一篇课文,在其他班级上课的情况看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累,但我在这节课上却有了意外(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发现,学生一旦真正成立学习的主人,那么,即使有些看起来索然无味的课文,也能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变得精彩纷呈。

  下面简单地记录下这一节课的过程:

  一、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

  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达尔文究竟是怎样才成为了科学家的呢?

  教师:让我们赶紧往下学习,看看达尔文是怎样成为科学家的?

  二、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的基础上教室引导根据第二自然段质疑。

  三、出示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自主质疑:达尔文究竟找到了什么答案呢?

  学生自读,找到答案后交流并数数有几句话,然后看看三句话中介绍了哪些昆虫,用“~~”标出来,最后分别出示三句话,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脑中根据句子内容播放动画片,并介绍给大家,比一比谁的动画片最精彩。

  四、读懂第四自然段,然后使用课件连接到有关达尔文的研究的网页,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课后自己在网页上寻找自己疑问的答案,并利用集会等时间结合科学家故事的介绍进行交流。

  语文教学随笔 篇11

  今天是学生报名的日子,我没有做班主任,八点半到校的。校园里很热闹,都是孩子,孩子们一个个穿着新衣服,笑呵呵的拉着家长的手,或者和伙伴一起相互看着,叙说近一个月的想念。我快步穿过孩子,上了二楼,到我们教室了。班主任已经拉开阵势了,在教室门口摆张学生桌,家长在教室门口排对交学费,班主任正收得辛苦呢!我看见我那些孩子了,孩子们见了我都欢欣的喊着我。我冲他们笑了。子涵和泽芳特地到我面前,拉拉我的手,亲热的和我问好。我赶紧摸着两个小姑娘的小脸,说都长大了!我跟主任说我帮忙去领书吧。我叫了几个比较强壮的孩子,还请了几位热心的家长,跟我一起到总务处领书了。很自然的拉着子涵的手,我觉得真的像拉着我逗逗的小手呀,穿过一个个捧新书的学生,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新春的喜悦呀!我们二年级的书不多,可是本本都是A4大的,看来今年孩子们的书包还是不轻呀!家长就是好,一下就帮拿走了大部分,剩下一叠语文书,看着四五个孩子都热切的看着我,看得出他们都想帮拿呀!我笑着分书了,一人拿五本,人人有份。这下,五个孩子都都满意的'笑了!我也拿了几本书,跟在孩子们的后面,又回教室了。

  报名还在继续,我还要到四楼分发老师们的书,我帮班主任请了热心家长,叫他们帮忙班主任分书,搞卫生。跟我们班主任说了要让她辛苦了。她说你一样辛苦。我们相视而笑,和我的学生们告别了,开始做那些杂事了。

  到了四楼,正好分各年段的书,陆陆续续有不少老师来了,问了很多事,科室里真热闹!我发好了书,把我们二年级的放在一边,我拿到三楼给我们段长,同事一个寒假不见,大家都很亲热的招呼着,说笑着。

  语文教学随笔 篇12

  阅读教学中的典范作品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肥沃土壤。我们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反思。在完成了人教实验版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课文的教学后,我针对这个单元的一组课文让学生反思:题材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写地方风俗的。选材有何特点?都是选小事物:鸭蛋、春酒、民间技艺、吆喝等等。表现主题方面有什么特点?都是以小见大。写鸭蛋表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思念。这样,也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我们也有家乡,家乡也有特色,我们也可以用这种写法呀,以小见大。于是,一节"也谈家乡"的话题作文蓄势成型。在这节作文指导课上,我让学生谈"家乡府谷",有的同学想到了家乡的海红果、红枣,确实有代表性,说了海红果的酸甜爽口,含钙量高,可作果脯、饮料等等,这一最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有话可说,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而有的同学盛赞红枣加工的精细,以及红枣里富含的纯朴、勤劳等。还有表现家乡风俗的,元宵节的热闹空前。能把着笔点放在秧歌这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上。

  在课堂上,学生对家乡府谷有说不尽的话,诉不完的情,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写起作文来自然也就能有充实的'内容。这样,学以致用,让学生带着书本走近生活,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益,作文教学中提高,也可促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四、学会谋篇布局

  一篇优美流畅文采飞扬的文章,不仅要开头紧扣主题,引人入胜,还要结尾照应,回味无穷。更要讲究文章叙事主题的一波三折与跌宕起伏、生气盎然、巧妙严谨。这便要将就叙事主体的精巧编排设置艺术,话题作文的写作也要学会在结构文章方面去引导学生的思维。

  (一)虚实相生:实写就是对人或事物进行具体直接的描写;虚写就是通过抒发作者的情感,借助联想或想象,对梦境、幻想、虚境的描绘。优美感人的记叙类文章是把虚实巧妙的结合起来,即增加所写人或物的真实感,又增加抒情的美感,是文章情趣盎然,空灵秀美。虚实相生的方法常见的有实中有虚,以虚代实。例如:《愚公移山》一文中"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的虚写就巧借了想象,以虚写实,凸显了愚公移山持之以恒的伟大精神,给读者心灵留下一片美丽的幻境,表现了作者对愚公移山的伟大精神和人类征服大自然所表现出来的人定胜天思想的赞美。

  (二)对比互衬:就是把对人或物的感情从正反方面进行对照写作的一种技巧。"发乎情,起乎情,也止乎情。"因为感情,所以我们对万物有了不同的爱好、兴趣、感悟,而这些正好从正反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即生活是一个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诸如美与丑、真与假、乐与悲,它们谱写了生活的乐章,一正一反地表现感情的多样精彩。在写作叙事类文章时,如果我们能够巧妙地运用对比互衬方法,不但可以增强抒情的感染力,而且可以丰富写作的内容。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就巧借对比互衬的方法来展开故事的。菲利普夫妇听说于勒发财了,今也盼,明也盼,但当他们在船上相遇,看到于勒狼狈不堪的情形,却是惶恐不安、恶语相加。这一盼一避的对比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菲利普夫妇的铜臭心灵,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批判与谴责之情。

  (三)巧设悬念:所谓悬念就是指写作者对所创作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任务感情变化产生关切的心情,常常以疑问的形式出现。如果我们巧用设置悬念的方法来写作叙事类文章,不但能够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艺术效果,而且会使文章波澜起伏,曲折多姿。悬念的设置既要根据叙事的需要,又要根据主题的需要。为了使文章引人入胜,一般地说,应该提早设置悬念,迟解释悬念。设置悬念的方法常有倒叙式、悬念相套等。

  (四)铺叙事件:就是为了表现主题或描写,选取几个不同的事件,以时间变化或地点转移或人物感情变化为线索来逐一铺叙开来。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刻画人物形象,而且使文章的写作内容更为充实,便于感情的抒发。例如《藤野先生》一文,鲁迅为了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就采用铺叙事件的方法,一次讲述了藤野先生给"我"修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这样,一位工作认真,对学生要求严格,热情诚恳,实事求是的教师形象如在眼前。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积累话题作文的布局谋篇方法。

  五、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合理的想象中,可以使学生获得写作的素材,这种想象力的培养,要借助一些简单的符号。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由"○"展开想象。由圆的符号,你能想到些什么,然后拣最新颖的想法写一篇作文。

  有的同学想到了"月亮",想到了中秋节的团圆,想到了祖国的统一,而一位同学的发言,让我眼前豁亮;这位同学说,她想到了"失学儿童渴望求知的眼睛",此语一出,全班掌声热烈。这就是想象的成果。因为有了想象力,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才丰富多彩。我还尝试着让学生由"1"展开想象,结果也让人满意。有的同学想到了树,有的同学想到了电杆,想到粉笔,想到老师……而有位同学的发言让我茅塞顿开,他说,由"1"想到了枯树,想到了环保,同学们也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鉴于此,我觉得,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好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使学生获取写作素材。而想象力的培养,就要从简单的符号出发,逐步培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定有大的提高。

  总之,话题作文教学中的思维开启就是帮助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话题,在反复的比较与推敲中,选出新颖的角度,精心选择材料,进行巧妙布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随笔 篇13

  在深入学习和逐步推广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我们 语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从事语文教学已有多年,虽未有大作问世,但对教育教学形式和改革也算感慨良多了。下面就其谈一些拙见。与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勉。

  新课程理念无疑是我们此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就应遵循的一条法则。一股“综合性学习”之风便也随之而起,于是,我们开始引导学生研究历史,研究物理、生物,研究环保,,创作美术作品……语文教师成了杂家,变得前所未有的“能干”,语文课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异彩纷呈”。20世纪80年代,一些名师以“大语文”主张和实践来自觉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使语文教学界逐渐趋向这样的共识: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从某种好处上说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一种语文学习,但是反过来做就完全错误了。语文学习从言语学习资料上来说从来就是综合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言语资料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越来越分化,另一方面越来越综合。有些时候,我们怀疑课堂上、尤其公开课上的语文教师还是不是语文教师,上的还是不是语文课。你看,在课堂上要解决生态保护、物种繁衍;要研究建筑与政治历史的关系……尤其在仔细研读“新课标”后,发此刻整个新课标中,关于综合性学习是耗笔墨最多的,于是才有了凡公开课必以活动课,尤其是综合活动课为多,唯恐无从体现“新课标”之“新”;于是才有了要求学生规划一座大城市、画出一套熊猫邮票的试题;于是才有了利用多媒体技术令人眼花瞭乱的走马观花的“热

  闹”课堂。语文课前所未有的包罗万象,大有一统天下之势。那么语文课与其它课的分界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觉得不管选文有多丰富,学科间如何渗透,还是要重提“听说读写的训练”,“字词句篇的学习”,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是语文课的灵魂!品酒师与饮酒者的差异就在于一个“品”字,语文课应是对语言文字、人文情感的领悟剖析,这是综合性学习所代替不了的,效仿的结果只是无功而返。

  一部新教材的诞生总是伴随着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产生的。放眼望去各种新课程培训班、各种新课程研究论文在肯定新课程标准的同时,对以往的教学观念、教学传统几乎全盘否定。那么传统的教学观念就真的一无是处了吗“语逻修文”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此刻新课程标准在“评价推荐”部分明确指出“语法知识不作为考试资料”,如果抛开理念好处上的国家教育目的.不论,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我们就会发现基础教育长期以来一向遵守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以考的资料为标准学为考服务。那么此刻“新课标”的推荐在实际教学中意味着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语言学与语文教育》指出:“英语语法逐步的强化,汉语语法逐步淡化,致使不少理工科大学生用英语语法来分析汉语复杂语句,而不能用汉语语法来分析母语。”这种现象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还将更为严重和恶化。目前由于中考不考因而教师也不教语法,学生便无从明白“短语”、“句子成份”、“句子主干”、“复句类型”,这不但不能以语法思维习惯来感受母语,而且使英语语法教学也无法顺利地贯通下去。其实一个学生如果不进行专门系统的语法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仅仅靠涵咏品味、整体感悟,那无论是对当前还是未来的学习绝对是不利的。

  语感是对语言资料和形式的领悟,语句数量,资料无限而形式有限,所以能够从形式入手,教给学生语法知识,让学生透过掌握语法规则、培养语法思维习惯去培养语感。此外,系统的语法知识还能够指导学生自觉地修正自己的书面用语,减少语病,不仅仅做到词能达意,更能做到词能传神。

  新课标的实施和推广中伴生了一种新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这种理念的理想性固然不错,游泳池边教不出游泳健儿,问题是怎样的课堂才算是还给了学生,自主到什么程度才算“自主”,而且自主学习的结果是教师被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课堂上有一位同学说他最喜欢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因为“那是作者喝醉了酒写的”。应对这样的“独特感悟”,乐耶忧耶怕只能无言也!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在阅读过程中,只有在阅读对象和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产生好处建构时,才能构成阅读者的个人好处,这也正是产生认同和共鸣的基本前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一个不懂得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人是无法品味出语文学习的乐趣的。但问题是学生此刻所面临的教材,其生活资料常常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必须的距离。因此帮忙学生建构课文与生活的“桥梁”,使课文资料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联系,这是让学生走进课文,感受生活的关键所在。这个“桥梁”非语文教师莫属。

  此刻说到“自主性学习”,教师便不敢“多言”,唯恐遵循“陈陈相因”的老路。其实与学生生活相重叠的选文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设疑、自己解答,或者组成学习小组进行互助学习,然而对那些与他们的生活有距离的课文还是就应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三颗枸杞豆》这样描述太阳:“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对这个句子的理解如果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那是事倍功半的。因此把语言放在特定的语境和课文背景中去解读,务必要教师“扶上马送一程”。

  “新课标”还主张教师的主角定位应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我们认为应缓提“首席”,因为抱着电视,看卡通长大的 学生的生活平台实在太单调、太狭窄了,如果就让他们在这样的平台上自主学习, 的学制起马应再延长一至两年。我认为语文学习方面的“自主学习”有赖于学识的储备、生活的积累、阅历的增长,它的适宜学龄段起马要到高中阶段。真正有效的教学既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也不是学习者瞎子摸象,原地打转,而是要在教师桥梁作用的引导下建构学习者自己的知识经验,构成学习者自己的见解和真正好处上的相得益彰。

【语文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语文教学随笔04-08

语文课教学随笔04-15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02-08

高三语文教学随笔04-11

语文教学随笔(15篇)04-10

语文教学随笔(精选15篇)04-14

中学语文教学的随笔04-11

语文教学随笔15篇04-08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随笔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