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

时间:2024-08-29 06:36:57 阅读 我要投稿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随笔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随笔范文15篇

教学随笔范文1

  今年我有幸教一年级语文,通过一段时间的识字教学我感受颇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看起来很容易,其实并不然。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我认为要想让孩子掌握更多的识字量,在教学中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孩子在一种愉快的环境中接受识字教学,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

  第一,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我根据孩子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在教学中穿插各种小游戏。如在教孩子学习了一些生字以后,为了巩固孩子的记忆我经常采用开火车,摘果子,找朋友,猜谜语等方法。特别是摘果子游戏最受学生欢迎,我在黑板上画上一棵大树,树上结满了果子,果子上都是孩子熟悉的字,请学生扮成小白兔提着篮子去摘果子,当孩子们摘下自己认识的字时非常高兴摘了满满的.一篮子果子很有成就感。因此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孩子处在一种快乐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喜欢学习增加孩子识字的记忆非常必要。

  第二,低年级的孩子基本是形象记忆为主,我们的汉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课本中的日、月、目、木、禾、羊,鸟等字都是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来的,这些字都和实物有相似之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后再识记,就轻松多了。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识记。如:学习“禾”这个字,首先要想到木,但是比木还要多一撇,这一撇就想到稻穗的头是弯弯的,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第三,利用丰富多彩的插图来进行识字教学,我们低年级的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能帮助孩子们识记。如在学习《在家里》这一课,沙发,茶几,电视,电话,台灯、书架、挂钟、报纸都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接触的实物,每个家庭都有,学生很感兴趣。通过汉字与实物的对照,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些汉字,这些图片对学生记忆识字起到桥梁的作用,使每个汉字都赋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汉字形象化,促进了学生的记忆。

  第四,做动作学汉字。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动作的词语,可以用肢体来进行表演的。如在学习《操场上》这一课,动作的词语很多,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等,这些词语都和动作有关,在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先做一做动作。第一组的词语都是用手的,所以都有提手旁;第二组的词语都是用脚的,所以都有足字旁。通过动作表演,学生不但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清了字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兴致极高,学生学起来也省力。

  第五,利用日常生活来识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汉字,如商标,日用品,广告,路牌,超市购物等等,无处不在。如:我让学生搜集衣服上的商标和包装盒,找一找上面的字自己是否认识,孩子的兴趣很浓,从中孩子们学到了很多汉字。而且孩子们之间还进行了交流,我让学生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汉字,平时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识字量。

  另外,我还布置学生课外读拼音读物,看少儿频道的教学节目,加强识字。

  当然,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不断的反思总结,不断的探索发现,不断的寻找更适合学生记忆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的更轻松,更快乐。我会继续努力的!

教学随笔范文2

  教《凡卡》这课时,我引导学生带着课后的三个问题进行默读,然后交流。更多的还是依据学生的学情生成新的教学思路,随机调控课堂,感觉非常满意。平时上语文课,我很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我比较喜欢使用朗读,在我看来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阅读方式。《凡卡》是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个单元的训练重点就是默读,前一篇课文的教学我没使用默读,也没提及默读。因为平时在观察高年级学生读课外书时,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采取默读。从某种角度讲,小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大,随着年级的提高,随着知识面的拓展,在阅读书报时,都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用默读的方式。当然这种默读还是无意识的,比如要有意识地提高默读的速度,要有意识地边默读边思考,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凡卡》一课的教学是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如何默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

  学生对课后三个问题的精彩交流,也是超乎我的预想的。尤其是第二处问题(第一课时:为什么凡卡给爷爷写信乞求爷爷带他回家?第二课时:多数同学认为凡卡受尽折磨、苦不堪言,生不如死,但是有一个同学却认为凡卡很坚强,你认为凡卡到底有没有坚强?)的交流,具有“史无前例”的突破!多数孩子一开始都认为凡卡的学徒生活“再也受不住了!”“我就要死了!”“只有死路一条了!”“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只看到凡卡悲惨遭遇的一面,却没有发现凡卡骨子里还隐藏着坚强的另一面!不少人在可怜凡卡的同时,唾骂的是鞋店的老板、老板娘、几个伙计,怪罪的是黑暗深重的资本主义社会。这课的教学,我没有引导学生去同情凡卡,也没有引导学生去唾骂和怪罪,学生的交流中已经蕴含这些了,我为何还要再去强化这些呢!因为这些都不能触动我和学生的心弦,不能撞击我和学生的心灵!

  凡卡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着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始终坚信能够回到爷爷身边;在经受折磨和屈辱之后,凡卡顽强地挺过来了;虽然凡卡的忍受力达到了极限,甚至想到了死,但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生存,他没有自暴自弃!这就是凡卡的坚强!这就是震撼人心的坚强!我和学生被凡卡的坚强感动着,不断地感动着……

  此课的教学,前后的两个课时相互“链接”,融为一体,默读中的三个问题贯穿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由三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默读完之后,依次交流,学生的默读成果分类板书。每一个问题的解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在“矛盾”之处生成新的问题,这里的新问题是对原问题的深层思考,可以留给第二课时,因此不必马上解决。“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巧置悬念,吊吊学生的胃口。胃口吊一次还不够,还要吊第二次,第三次,学生都快坐不住了!第二课时学生的浓烈兴趣依然不减。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更多的新问题出课堂。”这一课的教学我不就是在实践着这一个理念吗?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走入文本,带着成功的喜悦走出文本,引发新问题后,学生再次走入文本,带着胜利的喜悦再次走出文本!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活跃的状态,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自然而亲昵,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在享受着语文。第二课时的末尾虽然没有再产生更新的问题,但是凡卡超乎寻常的坚强,为自由而生存的坚强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心里,引发的将是更加深刻的问题,留给学生的将是一生的思考。

  《凡卡》的教学,默读与交流交替进行,学生不断地在文本中走进走出。每一次进出,学生都有新的发现;每一次交流,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启发;每一次产生新的问题,学生总是兴致盎然,兴趣大增。我想这就是理想的语文课吧!“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语文课也应该像说评书那样,经常带给学生“意犹未尽”的享受!

  《凡卡》一文叙述了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九岁的凡卡·茹科夫被爷爷送到城里鞋匠阿里亚希涅那里做学徒,受尽了折磨,他写信给爷爷,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去。课文的结尾以凡卡做梦的形式反衬了凡卡的悲惨遭遇,这激起了人们的深切同情。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有这几点感受:

  一、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考虑到本课篇幅较长,我让学生事先预习课文时认真朗读课文,课堂中就带着自己的问题和小组交流:通过读书,你都读懂了什么?例如:有位学生说到:“我认为凡卡太傻了,怎么就不知道跑回乡呢?”针对这个问题,我请全班同学帮他解决。同学们结合课文里的具体情节来理解:下着大雪,冰天雪地,又冷又饿等多种因素使凡卡无法回到乡下。这更烘托出凡卡命运的悲惨。让学生带着疑问理解课文,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又不能似是而非,始终抓住文章的主线。我们应该鼓励这种个性化的理解,进行地交流读书体会。

  二、异曲同工,发展创造性思维

  求异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做不同的回答,或鼓励学生摆脱习惯性的思维形式。

  教学《凡卡》一文的结尾,以做梦结束,似喜似悲,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于是,我引导学生对比进行思考探讨。我说:“凡卡是怀着强烈的愿望把那封宝贵的信塞入邮筒,可万万没有想到爷爷是永远也不可能收到他的信呢,那凡卡的命运将怎样呢?”学生的回答都带着明显的同情。“那既然凡卡无法摆脱这悲惨的命运,那么文章结尾又有什么含义呢?”有的学生回答:“文章以梦结尾,暗示凡卡追求幸福的生活是个不能实现的梦。”有的学生说:“这个结尾看似美好,其实隐藏和不西幸,更激起我们对凡卡的同情。针对这一悬念式的结尾,我再安排学生续写,学生都能充分发挥想象,文中都寄托了对凡卡的共同情感──同情。

  今后的教学中还需理论联系实际,课文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写作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随笔范文3

  教学了《我多想去看看》真是让我苦笑不得。

  其一:可的开始部分我问孩子有谁去过北京,很多孩子举起手来,这让我心中大为欣喜,因为接下来我要介绍北京的一些资料,如果有很多孩子去过,借他们之口介绍不是更好。可接下来的事情让我大为头痛,因为在我问:谁能为大家介绍你到过北京的什么地方?你觉得北京怎么样?学生总提概括两个字:很美!郁闷啊!我感觉到位我们的家长可悲!揖让领孩子旅游,开阔眼界,为什么不给孩子介绍,让他们真正的了解呢!

  其二:现在的孩子们生活普遍比较小康,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幸福与祖国的兴衰有关系,“祖国——中国”这两个词语在他们心中没有多少概念,即使你花很多的力气跟他们解释中国的历史,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生活对比,他们还感受不到。一年级的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仅仅停留在一年、一月、一个星期、一天这些具象的东西上,1949年,对他们来说太遥远,基于这样的起点,你让学生怎么去理解祖国的一路坎坷,怎么去理解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对祖国不了解,对历史没概念?学生情有何处发?怎么能受到爱国熏陶?这就像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根本就不认识,不明白,而你非得问他:你喜欢它几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喜爱之情!

教学随笔范文4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比赛成绩”“速度”“水果价格”“图形放大缩小”等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比的意义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但在实际中,学生记住“比”概念容易,但要真正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于是,教材设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创设了生活情境,即可爱的图片,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喜欢的图片着手,激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并丰富他们新的经验,又通过解读大量生活中的比。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两个数量之间的比的关系,在较为丰富教学的基础上提高了比这个概念,实现概念的内化。

教学随笔范文5

  语文教师在课改的新形式下要构建自己的个性化教学的教育教学理念,袁振国著的《教育新理念》一书中说: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只要有教育行为发生,就一定有教育理念在起作用,只不过有些人比较明确,有些人比较模糊……对于在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系统中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来说,具有明确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教育理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它会影响一名教师如何看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矛盾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断吸取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形成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

  一、语文教学要有发展创新的理念

  时代在发展,社会经济在进步,语文教学也要随之发展。语文教学只有逗号,没有句号。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囿于理论的束缚,要顺应教学实际,就问题掌舵自己的教学方向,把握学生的发展状况,不断深入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实施建议等提出了一整套的改革方案。这就为语文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让语文老师游刃有余地摒弃传统陈旧的,桎梏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痼疾。从而根据教育现实发展的需要,改变自己因固有的一些教学理念,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科学地发展地对待学生的发展变化,灵活对待自己的教学课堂,形成切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

  山东兖州一中,杜郎口等学校的“高效课堂”为当今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让人为之一振。而对他们的科学高效的教育经验,我们教师更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自己的课堂。在回顾与展望中,语文教师不能懈怠,不能原地不动,固执地停留在原有的教学状态中,而是热情地学习经验,自信的创新发展自己的语文教学,形成一条适合实际有自己特色的语文教学改革之路。

  二、语文教学要有放手舍得的理念

  我们的教师一贯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追求成绩的优秀,常常不顾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尊重学生的尊严,只觉得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用一成不变的评价标准来评判学生。在传统课堂需要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师应该率先担负起解放学生个性的责任,让学生自由呼吸新鲜空气,开创一个民主热烈的环境氛围。做为语文教师,要转换思想,挣脱束缚学生个性发展的绳索,大胆地把课堂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发挥无限的潜能。做为语文教师要树立放手舍得的观念,要敢于舍弃自己的权威,才能得到学生健康的成长;舍弃自己的主角地位,才能得到学生的自主真实的展现。勇于放手,让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规律及方法,这才是老师成熟睿智的.最佳选择;抛弃所有的担心忧虑,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合作探究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都在学习交流中提高。能力,是建立在方法、过程、结果之上的产物。没有伸手可得的能力,也没有“守株待兔”式的能力,只有经历学习过程的艰辛和快乐,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开放教学,要勇于将学生放进炼钢炉里燃烧,只有千锤百炼之后,才能锤炼出坚硬的钢铁!也要毫不犹豫地将学生放在大风大浪里拍打,只有千淘万漉之后,才能淘漉出闪闪发光的金子。让学生人人成为一块好钢,让学生个个成为闪亮的金子,正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重任。当然在放手舍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失败,但是不要怕,只要及时地改进,及时地匡正,就会推动老师和学生地共同发展,让老师和学生共同收获教学和学习的快乐。总之,语文教师要具有放手舍得的意识,要开动脑子展开手脚,琢磨出适合学生“学得最好”的课堂境界。

  三、语文教学要有激励评价的理念

  不得不承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作文作业批改的重负下没有了激情,有的只是冷漠。机械地工作,日复一日重复知识的讲解。如此沉闷乏味的工作状态,又怎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心态决定一切,语言教师的良好心态更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和学生朝夕相处,必须以乐观积极昂扬的情绪感染学生。感染学生的最佳渠道就是激励评价。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建立激励评价的理念,并深入到培养教育学生的各个角落中。激励评价要针对不同资质、不同内容的激励评价语言,从而触动学生的价值情感,活跃学生的表现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自主学习。激励评价不仅运用于课堂教学,而且贯穿在语文作业、作文批改中。批改不只是指出错误和问题中,更多的是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挚爱、尊重、信任的情感和耐心、用心的态度都是通过激励评价传输给学生,使学生每时每刻都有高昂的学习热情,更有无穷的学习干劲。激励评价是教师智慧的体现,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精神动力,它如指航灯一样,引领学生驶向快乐学习的海洋。

  在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拓展、升华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然后去体验、去力行,不断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以适应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做课改实践方法的思想者,也要做解放理念的行动者。自此不再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而困惑,而是探索出一条内涵深刻、新颖多样的语文教学之路。

教学随笔范文6

  作为一个从事科普教学的老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进行教学后的反思,只有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我根据自身经验谈一谈如何进行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一、要充分认识科学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能不能真正地达到反思的作用,关键是看他们能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能否有助于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科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需要教师的知识储备更广,因为科学涉及到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众多领域;需要的课前准备更为充分,因为科学学习需要有结构的探究材料,需要小组合作探究。在科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早已变成教学的主体,而教师的新旧教学理念必然相互冲突,作为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而这一过程教师必须要及时“反思”中快速地转变过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

  小学科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它是学生不断地接受与内化的漫长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在学生的科学启蒙阶段即小学阶段,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科学知识,感受科学魅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科普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影响学生一生的能力。

  从上述看来“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也是提高教学的捷径,因此教师必须总结出自我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要认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二、要认识科学教学反思的误区

  虽然当前科学课还不如语文课数学课那样受社会重视,但教师的反思也是有必要的,在反思中教师不能进入以下误区:

  (1)过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显然不是惟一的学习方式。科普课堂中有效的学习需要整合不同的学习方法,需要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考虑。比如说,科学实验课就要以探究活动为主;科学考察课就要以观察为主;科学阅读讨论课就要以阅读、讨论为主。降瑞雪

  (2)过分追求由学生的自主探究生成知识。

  新课程是强调知识的形成应该是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活动形成的。但这并不等于所有的知识都要让学生去探究,这根本不现实,因为有些知识受学生阅历,器材,条件,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探究。

  (3)过分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科学概念的形成。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科学概念的形成是同等重要的,它们相得益彰。在教学活动中,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依赖探究活动的,且探究活动与具体的科学内容分不开的,学生对探究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科学内容而孤立进行的。

  三、要认真地进行科普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课堂教学的规律及评价体系,教学反思一般从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有序性、教学结构的整体性、教学方法的确切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反馈矫正的及时性等方面进行反思。为了使教学反思能够深入且富有实效,我认为不一定面面俱到,根据科学课的特点,主要要进行以下反思。

  (1)教材重点难点把握是否到位。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难点在哪。课后反思时,就应该反思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否妥当,对知识在教材中地位的判断是否正确;教学难点有没有在教学预设中顺利地突破。

  (2)活动的设计是否严密、科学。科学课上概念的形成都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合作、交流、探究等能力并建构科学概念。因此活动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必须是教师在课后认真反思的一个重点。

  (3)材料的准备与出示时间是否恰当。科普课的学习需要借助于一系列的探究材料,关于材料首先要反思的是这些材料是不是围绕课堂上需要探究的问题而准备的,且所提供的材料之间有没有特定的联系,相互作用后能不能体现出有关的科学概念和事物规律——即提供的材料是不是有结构材料。其次,反思材料的出示时间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学生在科普课上对于材料关注往往会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材料恰到好处的出示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热情。

  (4)探究小组之间的合作是否有效。

  目前科普课的学习方式是以小组合作为主,但是大部分小组活动表面看来热闹非凡,却浅显没有深度,这是因为教师只关注了活动的形式,而没有确立明确的目标,且组内分工不清。因此,有关小组活动的设计,在分工明确、目标确定的基础上,首先考虑学生思维的深度,再考虑活动频率。小组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的本质,绝对不能搞形式主义丢掉了本质内涵。

  总之作为一名的科普教师,只要认识了反思的重要性,不要误入反思的误区,认真正确的进行反思,就会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能变、能通、能久,从而科普教育教学工作,使科普教育教学工作迈向一个新台阶

教学随笔范文7

  临近期末考试,今天妈妈又有空,便带我去玩。一路上,所见所感还真不少,真的让我放松,减轻了点压力。看到风景很美有那瓦蓝的天空、秀丽的山峰、美丽的夕阳……忍不住提笔记叙下来。

  ——题记

  一路上的美景还真不少,但最让人陶醉,让人怀念的是那美丽的夕阳美景。

  天渐渐黑了,我们只好回去。坐在车上,风迎面吹来,轻轻的抚摸着我的脸庞,掠过我那乌黑秀丽的长发,让它在空中翩翩起舞,自由自在的飘荡,凉爽极了。我抬起头向窗外望,只见太阳已经差不多快要落完了,但太阳依然努力地用自己那微弱的光把周围的白云染成了深橙色,使白云们穿上了橙色的衣服,白云周围的'景物在橙光的照耀下,显得很宽阔、很温馨的感觉,它们衬托着周围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的山峰,远远望去,仿佛是一望无际、波澜起伏的大海。上面有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周围有变换多端的白云,越靠近太阳的白云越是橙色、而远离太阳周围的白云,色泽则越来越浅,直到白色。从远处望去,好像宽阔的大海上屹立着许多高耸入云的山峰,而这些山峰的顶尖则直插云霄,好像躲在了云里,轻飘飘地,山峰的顶尖也是高低不同,美极了,仿佛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如果时间可以停留在这一刻,相信这美景将更美,因为将有更多的伯乐来欣赏这匹千里马。

  也许是最近要复习,准备期末考试,很久没有这么轻松了,一看到这久违的美景,总是会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在我的脑中挥之不去,久久不能忘怀!这美景给我留下了起风时抚摸我的脸时的温柔,它带有点淡淡的清香,这不正是母爱的感觉么?

  母亲这次带我出来,使我轻松了很多,减轻了不少压力,让我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真的要谢谢母亲,哪怕说声谢谢,可我还没来得及行动,母亲便说,努力复习,7月1日是你的生日,又是香港回归10周年,我将送你一份大礼。我想:这应该不是母亲给我的压力吧,或许是,那也是使我成功的动力,这是母亲爱我的一种形式吧!想到这,我的视线不知不觉的模糊起来。啊!母亲——谢谢你!

  ——后记

教学随笔范文8

  如何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的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自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根据对外地成熟经验的学习及各个人在教学工作中所得,我认为自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二是要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学知。由于学生知识少而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如此这样,就需要教者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

  三是要讲究课堂上的评价技巧。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jiaos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jiaos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展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无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站立的姿势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励。

  如有一次在讨论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时,平时一个从不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他们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这个同学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就从这一点上表扬了他,使他树立了信心,逐渐由取举于发言道有问必答,而且回答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们能问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如有些同学性子急、爱冲动,他们往往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说就问。这时评价就重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习惯。另外,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和探索欲。

教学随笔范文9

  我们二年级的语文课本,园地四里有一幅看图写话,虽然现在二年级的孩子们早已进行过看图写话的训练,但本周我们在进行这个内容的学习时,我依然以此为重点。

  在很多人看来,都认为写话难,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家长和老师有时也会难于下手。难在哪里?从观察到指导、从口语训练到笔头书写、从错字标点到好词的添加、从完工修改到及时点评……每次的写话都需要进行这长长的过程。比现在孩子们接触的任何一门书面作业的工作量都要大,所以时间有限,训练的力度不够,也就更难于看到孩子的进步。但在过去,我们班的孩子进行过每周小事的记录,更多孩子进行过假期生活的描述,早已用笔头进行了训练。虽然每个孩子的能力各不相同,但都已经行动起来。所以对于此次课文中园地四里看图写话的要求,我们在学习时就轻松了很多,这也是课本上第一次正式将看图写话提到要求中来。

  首先,我指导孩子们看图,交给孩子观察的方法: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从整体到局部……。其次,指导学生整体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并重点指导观察假山上的猴子,它们分别在干什么?能具体说说它们的动作吗?这时,有孩子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我马上板书了这组词,再鼓励孩子们具体说一两只小猴子的动作。在孩子们的口语练说之后,他们越说越带劲,因为孩子们的思路也随着发言学生的话语受到了启发,每只小猴子在它们的口中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脑海中。最后再开始动笔了,提示孩子们可以分段而写。第一段可以用几句话交代时间、地点和事件,第二段写写重点观察的部分,第三段进行总结。讲完过后,十五分钟,半数孩子就已经完成。我在一边查看中也一边点评,其他孩子也能陆续完成。

  看到孩子们草稿中的精彩语句,忍不住记录下来——

  涂思怡:“秋游了!秋游了!小朋友们可高兴了。”(模仿了一年级课文里《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开头写法)

  毕依然:“让我感到最可笑的是那只坐在假山上的猴子一边吃着苹果,一边把香蕉皮扔到了一只猴子的头上,好像那只猴子还没有发现呢!”(想象合理)

  刘梓婧:“有一只小猴子爬上山顶,很神气的样子哦!哦,它一定是美猴王。”(联想合理)

  后文中还联系了课文《黄山奇石》提到了这只猴子是在“观海”,观“人海”。

  王忠奇:“有一只小猴子顽皮极了,它用尾巴绕在树枝上荡来荡去。”(学过的词语能合理运用)

  肖亦然:“到了动物园,他们看见了许多动物,最吸引人的是那些猴子,可调皮了。”(放在段首,总起全段,再接着重点写小猴子)

  我们在看图聊天、引导孩子们进行口语表达的同时,也会在黑板上记录孩子们说的一些关键词,在聊完之后孩子们进行书写时,这些关键词对孩子们又是一个很好的提示。很多家长都能感受到孩子的说话能力与写话能力是不一致的。其实,对于这种不一致,不用担忧,因为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有的孩子口头表达能力很强,可书面表达时受到了很多限制。这是因为思维活跃,想到了,并加以引导就能说得很好。但同时,因为不会书写的字多了,总是被打断思路,要去想这个字怎样写,甚至有更多孩子不喜欢写拼音,而去查字典又会花费更多时间,这样就很容易遗忘前面自己所说过的内容,而忘记了后面应该如何去写。也有笔头表达比较弱的孩子觉得需要写的字过多而懒于动笔。这些现象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都是正常的。所以,此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孩子,不能一味埋怨。否则,孩子就不会对写话产生好感。所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一定要以鼓励为主,要以欣赏为主。

  有的孩子笔头表达比口头表达更强,因为笔头上的东西可以经过自己的精心修改再拿出来,所以调理会更清晰。而口头表达弱的孩子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欲望就没那么强,反而宁愿从笔头上下功夫。无论孩子处于哪种情况,都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进行引导。让孩子正常迈过这个坎,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共同发展。

  等到孩子们都在草稿本上完成之后,我接着指导孩子们进行修改,并告诉孩子:好文章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修改出来的,并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修改符号。总而言之,在我看来,每篇写话都是孩子精心创作的结果,我们要学会欣赏与指导,让孩子们学会正确的写作方法,这是跟随着他们一辈子的宝贵财富。

教学随笔范文10

  我教思想品德已经有五年了,通过教学,我感觉作为老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下面我从二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在导入环节中,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在教学中老师的导言、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今天我当家》一课时,我课前采用了让每一位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体验家务劳动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上课时叫一位同学上台说说自己的感受,老师相机导入本课教学。又如在教学《小鸟与榕树的对话》这一课时,我采用歌曲引入来渲染气氛,让全班同学齐唱“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这首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知道大自然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如此一来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使他们能感到上思想品德课是很有意思的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明理环节中,挖掘课程资源传统的教材只是传授知识的载体,而现代教材功能只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范例。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如教学《小鸟与榕树的对话》这一课时,我采用图文对照来开展活动,让学生自编自演“小鸟与榕树的对话”,同学们通过看表演,听小鸟们的诉说,结合课文插图,知道爱护环境,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存。然后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园是怎样的,于是同学们踊跃地展示自己动手画的家园作品。事实上作为老师平时要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认真地收集素材,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资源,并在明理环节中加以挖掘,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教学随笔范文11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长”。人的一生应该是一直在生长,不管做企业员工,做企业领导,做学生,还是做教师,都应该是时时在生长,时时在进步,不断完善自我。不学习不生长,就会被更多不断学习,不断生长的人超越,就会被更多优秀的人替代,就会被环境所淘汰。管理企业如此,管理班级也如此。所以在管理班级中“和学生一起成长”成为伴随我的座右铭。

  一、和学生一起有目标的成长。

  我给自己的班级选定了班级Logo—牛,即我们要做“牛”人。班旗上的“忠”“实”“勤”“善”是我们的班魂:忠,忠诚服从;实,诚实可信;勤,勤快守时;善,与人为善,班旗挂在班级的后墙上,时刻告诉学生要做忠实勤善的人,也是每个人的成长目标,,也是塑造学生成长的模板。班徽在班级的正前方,抬头就看见,时刻给学生以警示。我们的班徽也制成了胸标佩戴于胸前,让学生时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自己,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的班训:忠诚荣誉,服从团队,勤奋守时,终极目标。这既是学生的生长方向,也是我的教育目标,也是我个人的奋斗指向标,我们要做到:努力向前,沉默爆发。

  二、 和学生一起全面成长。

  学生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的目的很简单,让孩子学习好,能考一所好大学仅此而已,这是因为孩子父母对教育了解的不全面或懂得不多,而作为职业教书育人的我们就绝不能仅此而已,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学到知识,还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全面的人格,更要有更多的优秀习惯。

  对于知识的学习,我们班学生都能做到抬头听课,低头思考,正课跟着老师走,自习课自己练。在学生体能的训练上,是一次和一位家长的谈话启发了我。他说:暑假期间和孩子闲着一起锻炼一下,让孩子跳一下绳,可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只跳了三个;打一下羽毛球吧,结果孩子一个也接不住。这孩子学习没搞好就连身体也搞垮了。这话让我无地自容。为了孩子的健康,开学后我立刻为孩子们购置了十几副跳绳,让孩子在大课间进行跳绳练习,并且定期进行比赛。现在每位学生至少能跳到100多个。我自己也在练习,我也能跳500下左右。在我校运动会期间,我将我们的跳绳运动拿到了我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并获得了成功,这是我们平时的练习,而不是临时的准备。后我又给孩子们购置了毽球,让他们进行练习,以强健身体,等来年运动会时再次派上用场。

  数看成功人士只有优秀的学习是不够的,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习惯,为此我在教室的文化建设上,在每次的主题班会上,在每次与学生的谈话中都将好的人格和习惯渗透其中,这就是“润物细无声”。一开始我班有一学生经常说谎,总是将别人没有的不好说成有的,把自己有的不好说成没的。让他调查班里学生吸烟的情况,结果他把不吸烟的同学说成吸烟的,把吸烟的说成不吸的,其中包括他自己。当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将事情搞明白了,并单独和他谈话,指出他的谎言,最总他承认了。据该生说,有一段时间他看见家里放着烟,就偷偷吸了起来,结果有点上瘾。后来我与他的`爸爸谈了一次,证实了他说的是真的。经过几番努力,这孩子已经戒掉了吸烟,并且也不撒谎了,做事也踏实了。

  优秀的习惯成就了无数的企业精英,李嘉诚一直在学习,据说他的床头总有书;惠普第一女CEO朱莉也一直在学习,她从秘书走到CEO;麦当全球劳董事长兼执行官贝尔靠的是勤奋,他是从扫厕所开始;童文红现实版的杜拉拉,马云的合伙人,她是从前台做到了亿万富翁,也是凭借着踏实,诚恳,执行力,团队意识。这些优秀的习惯已经张贴满了教室。成功不仅需要业务水平好,更需要个人的软素质,服从,荣誉,目标,责任,团队,自制力,执行力,勤奋,好学,守时等。学生这样成长,我也要这样成长。

  同学们和我的目标正在由小到大,由近到远一点一点的实现,同学们一定会成为优秀的人,我也会带出一队优秀的人才和一个优秀团队。让我们一起前行,一起实现共同成长的目标吧。

教学随笔范文12

  蜗牛是同学非常感兴趣的动物,但限于他们的观察水平,他们的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捉蜗牛、画蜗牛、设计实验来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给蜗牛设计一个家,使他们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对小动物丰富的直接认识。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做到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蜗牛的行为特征,活动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课堂上,同学们发现了蜗牛的'许多信息,特别粘液的发现是我开始时没有预料到的。课上我们展开了蜗牛竞速的比赛,同学们把自己带来的蜗牛参加到比赛中来,同学们利用各种办法让自己的蜗牛跑的更快,在这种尝试中,发现了许多原来未安排的知识。放手的实验活动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把同学们已有的一些知识运用到是这样的比赛中,对原有的知识也有所加深。

  蜗牛竞速的比赛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效果也不同,有的班下午第一节课的实验,蜗牛普遍比较慢,而第三节课的比赛非常激烈。刚抓回来的蜗牛也比较积极,饲养几天后的蜗牛有些不想跑。

  蜗牛第二课时,让蜗牛醒来的这个设计,确实让同学们很感兴趣,同学们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不少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有同学想出一些伤害到蜗牛的办法,在课上正确的引导,让同学们更深刻认识到观察小动物时要注意保护它们。这节课中出现了我意料之外的事,就是研究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时,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各不相同,这时,我有些不知所措了。通过课后的学习,知道不同的结果在科学课上也是很正常的,要正确处理,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让同学们展开讨论,认识到这些食物有可能都是蜗牛喜欢的,我们可以单独有这两种食物来比较,再实验,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课上完不成,课后同学们可以接着研究。

教学随笔范文13

  随着社会的前进,科技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对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引导学生上网收集相关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课后推荐相关读物,以增加对作品背景和主人公的了解,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让学生对语文学科所展示的魅力有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

  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到字、词的认识时,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板书在黑板上的间架结构笔画笔顺,组词以及对字、词认识和方法,最多是让学生查查字典,更进一步地让学生对它的了解。其实,当你走进现代教学媒体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语文资源的魄力无限。比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课文《童年的发现》中有个词“草履虫”,学生在课前也进行了预习,知道“草履虫”是原生动物,形状象草鞋底,生活在停滞的淡水里,吃细菌、水藻等,身体周围有纤毛,是它的运动器官。在课堂中,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眼中的草履虫。有的同学说得并非是草履虫,有的同学说得却似象非象,可有的同学却又表述不清。望着这些基本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孩子,望着这些似懂非懂的学生,我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教学,从自然这门学科中搜寻“草履虫”,学生望着课件中在蠕动的草履虫,不仅知道了“草履虫”长得样子,还知道了“草履虫”何以而得名。比如低年级的课文中,让学生对字、词的了解更加有意思,学生像欣赏动画片一样极为兴趣。如: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中《雪地里的小画家》,“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学生印象中的“小画家”是什么样?很抽象,可是多媒体一展示,学生乐了,竹叶、梅花、枫叶、月牙,一幅幅画面栩栩如生、形象直观。

  总之,语文教师可以从各个方面充分地利用好现代教学媒体,创造性地开展各项语文活动,促进语文课堂教学面貌的改变,努力使语文教学新鲜、活泼、丰富起来。

教学随笔范文14

  我是一个长期从事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老师了,由于长时间从事数学课堂教学,我的数学课堂好像也形成了一定的风格。这种风格有时给我以笃定的自信,有时我也会对自己产生质疑。

  令我自信的是:在我的课堂上我俨然像一位有威严的将士,一上课就凭自己满腔热情把课堂气氛调制在严肃、安静、投入的氛围中来,如若有任何的风吹草动,我便出口不逊呵斥说:“闭嘴,不要做与课堂无关的任何举动,谁也不能影响我上课。

  谁影响我上课我饶不了你。”哈哈,这时教室便会鸦雀无声,我也会为自己暂时的震慑力而窃窃自喜。接下来我的课堂流程就一一的进行。新授课,学生提前预习,指名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每次都是那几个好孩子在提问题,好像其他孩子课下没有预习的样子。就这样,我也没时间知道谁真的预习了,谁没有预习,这个预习过程虽然很重要,我自己没时间检查督促,就交给家长来帮助,至于家长是否重视了这一环节我也无从得知。

  我要的是学生不懂的问题呈现出来方可。第二个环节便是解决这些问题。我总是先让每个孩子准备一个课堂记录本,力争让每个孩子手脑并用,思维和动手操作和老师同步进行。我先开始设置情景,我常常把我消化后例题情景展示给学生,直接告诉孩子选择有效信息记录下来。我便把我提炼的信息写到黑板上,让学生也把信息记下来。下面开始分析问题,我知道数形结合是分析问题的好方法,画线段图也好,(学计算也好,)为了快速的让学生学会,我一般采取带领学生一块动手画图,一块分析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的联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同学们也兴致勃勃地模仿着进行着。这样,很快新问题就解决了。第三个环节是举一反三。我总是把重点放在这个环节上,因为我事先已经做了书上和练习册上的习题,如果我不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见这些题型,那么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在我批改的时候一定会叫苦连天,错号会像开花馍一样层出不穷。为了改作业不至于恼羞成怒,所以把这些功课提前做到课堂上。因为学生课堂上练过了,作业正确率高了,我陶醉其中,还小有成就感。这样,我和孩子们每节课都像打仗似的解决着一个个问题,攻克着一个个难关。四十分钟就这样在你追我赶中度过了。

  每天就这样:我教的匆忙,他们马不停蹄地学着。我在这个思维的制约下,我的课堂容量变得很大,我必须在四十分钟“有效”的处理完毕。我感觉我的课堂的每分每秒都是珍贵的,总有一种赶时间的紧迫感。在这种“快”“赶”节奏的催促下,我的收获是:大多孩子或许是“有效”的`,他们作业对号多了,分数渐高了。可少数学生因为太“快”而跟不上班级的整体步伐,久而久之成为我们眼中的差生,从此一蹶不振,停止不前。这也是我常常忧虑的,这些孩子怎么办,成了老大难。

  在新课改理念的熏陶下,我也一直疑惑自己是不是对于新课程改革只停留在形式上,让学生探究的太少,可每当我尝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时,有种被阻滞的感觉,总感觉我的课堂知识的链接没有顺利完成,未免郁闷,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就会漏洞太多,错题增多、纠错难以到位。这样第二天课堂上还要运用大量的时间扫除上节课的后遗症。为此我的放手探究的脚步不得不搁浅。对于我自己的教学模式我时而满意,时而困惑、时而也会内疚。

  在专家唤醒培养孩子发现、探究、创新理念的呼声俱高不下的今天,我们的孩子是决不能成为高分低能的平庸者。我们的培养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啊。我不仅想我的课堂应该如何做到真正的高效。既注重培养孩子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又能关注发展孩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拓展。我应该把课程进行的速度稍微慢下来,先让孩子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分析呈现出教学情境中信息间的前后联系,给其质疑分析解决问题的时间,而不是我领着孩子一起摸爬滚打直接到达目的地。在这方面,我知道自己需要重度改革,如何驾驭这样高质量的课堂,我还需不断强化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更新理念,把探究深入课堂。推动学生体验成功探究的乐趣,创设富有趣味性的多样化的探究课堂,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多样计算、创新思维等等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随笔范文15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由于过于注重教学逻辑和知识的传授,而导致课堂气氛压抑,学生乏味无趣,教学效果低。但是一定要切实上好一节好的数学课,让学生听得有趣、学得轻松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教师在课堂的开头导入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课堂的开头导入好了,就能高度激发学生的求知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整个课堂非常的活跃。那么怎样导入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我认为数学课的导入最好是走近小学生的生活,从他们身边的一些事例出发,或者设置一些题型、或引用一些数字、或改编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然后进行教学,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能使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特别好。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混合运算》,课本上的设计是通过男女学生的过河乘船来导入进行教学的。事实上我们有好多二年级的学生根本没有乘船的经历,,因此如果老师直接引用课本上的例题进行教学,或许好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会很高,想当然效果不会太好。幸好我备课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我把学生的“过河乘船”改成“咱班学生坐汽车参观动物园”,这样一来,有好多学生因为有亲身体验,所以学习兴趣极高,课堂气氛宽松,不知不觉一节课下了,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学生学习热情也很高。

  我们的数学源于生活用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或许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数学导入方法,有善于设疑者、有喜于归纳者、有惯于直奔主题者……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学数学最终还要回归到生活中去,用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越接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学生就越容易接受和理解,当然我们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学生也能够对数学产生更大的乐趣。解决实际问题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而应是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语,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这样,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数学问题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小学生问题解决的质量,使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教学的随笔04-06

高中教学随笔04-07

我的教学随笔04-04

初中教学随笔04-05

中班教学随笔04-09

优秀教学随笔04-11

化学教学随笔04-08

早教学随笔04-16

幼儿教学随笔04-17

小班教学的随笔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