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

时间:2024-09-19 15:40:42 生活 我要投稿

  越长大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有人觉得沉默是一种内向,不善于社交的表现。可是殊不知,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不动声色,在别人的唏嘘中走上人生巅峰。一起看看越长大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

  越长大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1

  第一,心被伤透,选择沉默寡言

  有人说,所有的隐藏,不过是一种自我保护罢了。

  深以为然。

  一个人“荣辱不惊”的背后,兴许满满的,都是伤痕。

  女人刚结婚那些年,男人长期在外打拼,家里都靠她一个人操持。

  后来,男人在外的生意有了起色,生活总算苦尽甘来,可男人却连家都不愿意回了。

  最让女人心寒的,是自己生病需要动手术,手术前男人只是匆匆赶到医院签了个字,然后人就没影了。

  手术后在医院半个多月,都是女儿陪在身边,男人一次也没出现过,甚至连电话都没打过一个。

  之后,她就变得沉默,对男人的一切都不放在心上。

  张小娴说:“沉默是无法掩饰的失落 。”

  世间最深的伤害,往往来自最亲近的人,他们的一刀扎的会比别人更深一点,因为他们更了解你。

  暖一颗心要很多年,而凉一颗心只需一瞬间。

  再浓的情,再热的心,一旦淡了冷了,也就什么都不想说了。

  第二,不再信任,心里话不敢对任何人说

  人为什么越长大越沉默,越来越不爱与人交谈?

  有人这样回答:

  “因为越长大越明白,有的人无话可说,有的人不知和谁说。”

  的确,太多的经历在告诉我们,众多表象的背后,隐藏的是谁都无法承受的危险。

  当自己向别人诉苦的时候,别人只是讲一些大道理安慰你,也许在背后,会把你的'痛苦当成谈资嘲笑你。


  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需要数年,失去信任只需瞬间。

  每一个沉默背后,其实都是一颗慢慢变冷的心。

  有人说,人心难测,世事难料,这世间没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别人过得比自己好。

  的确,当你经历得多了,就会明白,有的时候倾诉了不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宽慰和同情,甚至对方还可能幸灾乐祸。

  所以,学会一个人默默承受,才是理智的做法。

  第三,生活压力太大,习惯了默默承受

  沉默,是一个人最大的哭声。

  当一个人活得很累的时候,就会沉默。

  因为不管说什么,都没有人懂,倒不如不说。

  曾经,下班的时候,兴冲冲地往家里赶;

  后来,下班了依旧在办公室坐一小会,整理一下凌乱的心情;到了家门口,再在车里长舒一口气。

  是啊,身边的亲人会牵挂你,但不会懂你;

  同事不过是临时搭档,心眼里,谁都瞧不起谁;

  爱人曾经恩恩爱爱,后来更多的是埋怨指责。

  周国平也曾说过:

  “在最深重的苦难中,没有呻吟,没有哭泣,沉默是绝望者最后的尊严。”

  人之所以沉默,是被生活抹去了棱角,是对世界的一种妥协。

  第四,看透了人生,明白了多说无益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有一天,你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这意味着你看淡了很多事,看清了很多人,你变得越来越成熟了。”

  是啊,一个人变得沉默、无话可说,更多的是因为看透了人情世故、世态炎凉。

  这世间,没人在乎你怎样在深夜痛哭,也没人在乎你要辗转反侧的要熬几个秋。

  等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便不会四处诉说以求宽慰。

  鲁迅先生曾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的时候,就感觉到空虚。”

  一个人看惯了了人生的大风大浪,潮起潮落,就不愿过多说话,也不喜欢话多的人。

  生命苦短,你越来越沉默,不过是明白了,很多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于是,你喜欢上了安静,只想在命运的轨迹里,顺其自然,对得起自己。

  越长大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2

  缄默效应(Silence effect)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女朋友多次向男朋友表达想要沟通的意愿,但是每次提出问题后,都被对方当做“无理取闹”处理,不仅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两个人还会因此大吵一架。最后女朋友对于两人之间的问题不再提起,感情也由失败告终。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缄默效应:滥用强迫手段所招致的沉默。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考虑到关系的建立与维持,大都愿意挑他人更喜欢听的话来迎合对方,对那些可能会让对方不悦或是不利于自身价值的话,会选择缄口不言。缄默效应就此在人际中发挥着作用。

  可是缄默效应不见得是好事。

  例如,在职场中,下级因为害怕上级的威严,犯了错误不敢向上级如实汇报,导致上级无从得知正确的信息,错误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另一方面,当代年轻人各个都想成为独一无二的人,但是又害怕脱离群体,所以哪怕有话想说,也会因为群体意识而选择沉默。这也是招致缄默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个体的对抗

  鲁迅曾经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在社会生活中,不少人会选择这样的'反抗方式——用沉默来表达不满。

  这样的沉默包括面对不公时忍气吞声,他人需要帮助时视而不见,需要挺身而出作证时装聋作哑。说到底,沉默可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同样的,沉默也被这样的人当做积极有效的对抗方式。

  不可否认,现代生活节奏迅速,各方面的压力都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是成年人还是只有死扛着,与社会的一切都做着自己的对抗。

  除了将沉默当做与世对抗的方式,现代人越来越不爱说话,也是因为“无话可说”。


  每个人都过着自己的生活,向他人倾诉成为一种奢望。因为人类的悲喜从来都不是共通的,有些心情说出去,免不了被当做一种打扰。

  再加上年岁的增长,个体会不自觉的把一些心情和情绪留给自己,这是个体在内部的对抗。也就是自己与自己的抗争。

  大概是因为人生而孤独,在往后的岁月里,人们会倾向于自己与自己对话。

  还有一些人,是无力再对话,只好选择沉默。

  经历的越多,体会就越多,矫情的言论不再适合当下的自己,因为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以及表达方式。

  沉默也是表达方式之一。越来越沉默也可以被看做是成熟的标志。

  想要让小孩子沉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他们藏不住心事,他们也没有必要藏任何心事。所以小时候可以畅所欲言,谈天论地。

  成人之后的心事,就如同三毛送给荷西的撒哈拉沙漠一般。

  有人选择说,有人选择不说,这只是一种选择。

  张扬和喧嚣是生活方式,沉默和不语也不失为一种意境。

  现代人的常态就是如此,想得多了,说的就少了。有些话不用说,因为别人不懂。有些话不必说,因为说了也没有用。

  都说击溃成年人的大概只需要一个瞬间,我想这个瞬间也是沉默的瞬间吧。

  越长大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3

  01

  如果你越来越沉默,请接受你的日益成熟

  可以说,沉默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为什么这样说?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只有当我们懂得向内修炼,而不是向外证明时,我们方能在平静的反思中认识客观的自我。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考试结束时对自己的做题情况保持沉默的人往往是那个考得最好的人;

  在饭局上不拿自己成就炫耀的人,大多都是最后主动买单的人;

  平日里对别人看似难以接近的人,也会成为在你遇到困难第一个为你提供帮助的人……

  这样的人并非是不善言谈,而是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的自信,不需要去夸大其词;他们不需要不切实际的炫耀,因为他们认为情谊高于物质;他们外冷内热,只是不愿去将就没有意义的社交。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觉得自己越来越沉默,请保持这种状态,不是不说话,而是谨言慎行,学会做一个成熟的'大人。

  02如果你越来越不想说,请做自己的保护伞

  亦舒说:“现今还有谁会照顾谁一辈子,那是多沉重的一个包袱,所以非自立不可。”

  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我们可能肉眼都无法识别,因为世事难料,人心也最难把握。

  如果我们的判断力尚未达到识人的地步,那么我们一定要收起自己的善良,学会保护好自己。

  而有保护意识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不再向别人诉说自己的酸楚,因为你的伤痛,或许只是别人说笑的谈资,没必要自揭伤疤,受到二次伤害。


  每个个体都是独立存在于自己精神世界,我们有选择少说或者不说的权利。如果有一天,我们越来越不想说话,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合群”而迎合别人的话题和圈子。

  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放在任何情景都不过时。所以,请把“不想说”当成一种个性,而不是负担。

  03懂你的人不必解释,不懂你的人无需解释

  一个人开始沉默,开始不想说话,这不是表达欲的缺失。而是我们渐渐明白:原来,独处下的自己也可以变得更加优秀。

  我们为何要把那么多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交谈上?难道利用这些时间好好提升自己不好吗?

  如果说我们要照顾到身边人的感受,这没有错。可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摆在那里:懂你的人不必解释,不懂你的人无需解释。

  你的突然沉默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也有人不能理解。难道你觉得自己有必要把这些说给别人听吗?答案是否定的。

  既然如此,你也许该好好思考,是否接受自己的成长,因为这将会成为我们由幼稚走向成熟的第一步。你觉得呢?

【越长大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相关文章:

为什么越来越不想说话03-22

越来越不想说话不想理人03-26

为什么越来越不想说话不想动03-25

夫妻长相越来越相似03-13

现在越来越不喜欢说话了03-26

为什么越来越不想社交了03-20

为什么越来越不想上班03-22

为什么越来越不想学了03-23

在感情中越来越清醒的星座女04-15